当地果农正在采摘成熟的永福罗汉果。 受访者供图
十月金秋,果实香气四溢。在广西永福县,罗汉果接连成熟,迎来采摘的高潮,这标志着农民们一年的辛勤劳作终于迎来了收获的喜悦。
我种植了20亩的罗汉果,今年的果实不仅体积硕大、果实充实,而且产量超过了往昔,无疑又是一个丰产的一年。永福县龙江乡驿马村的罗汉果种植大户李桂松面带笑容地摘下一个成熟的罗汉果,随后继续说道,“从9月底开始采摘,这个活动将持续至12月份。”
被誉为“东方神果”的罗汉果,自古以来便被当作天然的养生良品。它不仅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元素,更拥有独特的药用功效,因而成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兼具药用与食用的优质产品。
永福县,坐落于广西东北部,享有“福寿之乡”的美称,其气候宜人,雨水充足。该县不仅是罗汉果的原始和主要产地,拥有近400年的种植历史,而且还是全球最大的罗汉果生产、加工以及出口中心,全球约70%的罗汉果在此进行加工和销售。
永福县近年来秉持“扩容、提质、增效”的发展思路,对罗汉果产业链进行了全面优化,涵盖了从“健康育苗”到“标准化种植”,再到“专业化加工”以及“农文旅结合”的各个环节。这一举措有力推动了永福罗汉果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广西农业主产区,并不断增强了永福罗汉果品牌的知名度。
永福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在介绍时提到,通过建设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推动罗汉果产业集群以及罗汉果科技示范园等关键项目,旨在夯实产能提升的基础。2024年,全县罗汉果种植面积达到了13.15万亩,预计产量将超过15亿个,主产区农民的人均收入有望增加超过1万元。
当地不仅持续深化与中科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农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协作,而且不断提升生产效能,进而使得罗汉果的亩产量从原先的8000个增至超过1万个。永福罗汉果科技示范园作为重点建设项目,不仅配备了先进的罗汉果种苗脱毒实验室和智能化温室育苗大棚,还设立了绿色循环优质高效标准化种植区,以及“一种二收”栽培示范区和品种与科研成果展示区等多个功能区。
罗汉果具有非凡的特质,其中提取的甜甙V的甜度高达蔗糖的300倍,它是一种天然的甜味来源,且不含卡路里,特别适合体重超重的人群以及糖尿病患者食用。永福县农业农村局的推广研究员指出,罗汉果的加工技术正经历着持续的革新与进步。初级加工技术已由过去的薪柴烘烤转变为更为先进的低温恒温烘烤、真空脱水、冷冻脱水以及风干脱水等多种方式。在深加工领域,重点在于罗汉果有效成分的提取、软饮料的配方以及中成药等技术的研发和生产。目前,已成功开发出包括烘烤果、脱水果在内的120多种加工产品,如罗汉果甜甙、罗汉果浓缩汁、罗汉果茶、罗汉果糖以及罗汉果保健品等。
罗汉果源自野生,主要在永福县龙江乡附近广泛分布。据传,最早由“竹鸟寺”的僧侣采摘,用以供奉佛像,并煮成茶饮,发现其具有清热润喉、止咳的功效。当地居民受此启发,纷纷开始模仿种植,并广泛使用。早在数百年前,《永福县志》中就有关于罗汉果的记载:“其味道甜美,性质偏寒,擅长缓解劳累引起的咳嗽。”《修仁县志》在1830年对罗汉果的药用功能进行了详尽的记载广西农业主产区,指出这种果实不仅可入药永川行政服务中心,还具有清热的作用,尤其擅长治疗各种类型的咳嗽。为了更深入地挖掘永福罗汉果的价值,并扩大其市场前景,当地政府主动引入了桂林三棱生物科技、实力科技等具备深加工能力的企业,集中力量推进罗汉果甜甙提取技术的研发,并致力于系列产品的生产。同时,我们与北京中医药大学携手合作,致力于对罗汉果的各个成分进行详尽的识别,并对肺系疾病的药效进行辨识。此外,我们还对“润肠通便”、“降脂”、“降糖”等多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为了拓展永福罗汉果的销售网络,增强品牌影响力,永福县建设了罗汉果文化展示馆、罗汉果大数据分析平台以及两个电商直播中心等设施,以促进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据悉,全县共有30家罗汉果电商销售企业,以及2207家电商零售店铺。长久以来,永福县凭借苏桥罗汉果特色小镇的优势,积极推动乡村休闲农业的发展。
在接下来的五年里,永福县致力于成为全球最大的高品质罗汉果产业集聚区、全球罗汉果产业品牌化发展的先锋区,以及我国丘陵地带乡村产业振兴与融合发展的示范区域。为此,该县制定了“一心、一带、两园、三片区”的总体规划布局。永福县副县长表示,该县将“一心”定位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区域,“一带”则聚焦于罗汉果产业的融合发展和集聚,“两园”包括罗汉果的初级加工和综合贸易园区、以及农产品的精深加工物流园区,“三片区”则分别涵盖了绿色有机罗汉果的生产区、标准化罗汉果的生产区以及产业融合发展的区域。到2030年,我们力争将永福罗汉果的种植规模扩大至20万亩,同时,这一目标还将辐射并带动周边的县区以及省市,进一步推动罗汉果种植面积增至50万亩以上,助力罗汉果从小众作物成长为助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