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广西稻米仓储。 黄令妍 摄
中新网南宁10月19日电,黄令妍报道,近期,记者踏入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古辣镇的大陆村,发现150多亩的稻田上,借助卫星遥感技术精确定位,各种色彩斑斓的天然水稻形成了一个立体的艺术画卷。游客们乘坐小火车穿梭其间,尽情享受着稻谷的香气。
广西,这片土地是古骆越人稻作文明的摇篮。壮族祖先在这片养育他们的土地上,起初以野生稻为食以解饥饿,随后逐步驯化了野生稻,开始人工栽培稻米的种植,从而开启了稻作农业的历史篇章。
广西,作为当前南方籼米的主要生产地,其生产的香米颗粒细长且光泽透明。据广西粮食和物资保障局透露,为了提升优质粮食项目的品质,并保护“八桂粮仓”的声誉,自2017年起,该地区便开始着手推进“广西香米”这一区域公共品牌的创建工作。
截至目前,广西的优质稻种植面积已扩展至1000万亩,优质大米的产量更是攀升至400万吨,这一成绩平均每年为种粮户带来超过10亿元的增收。宾阳的“古辣香米”、贵港的“东津细米”以及上林的“大米”均被纳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名录;而“广西香米”则荣登中国粮油影响力公共品牌的榜单石家庄市神兴小学,共有8个产品荣获“中国好粮油”产品的称号。
图为广西稻种展示。 黄令妍 摄
仓库充实,国家方能安宁。广西正积极推进粮食仓储设施的建设工作,以此为基础,巩固粮食及物资储备的坚实根基。
广西粮运现代物流园,坐落于南宁高新区,其中自动堆垛立体仓高达12层,楼高24米,总容量达到7万立方米,且仓库内温度常年稳定在20摄氏度左右。运营总监薛志江向我们介绍,该园区内的自动堆垛机操作完全由电脑掌控,从接收订单指令开始,到货物从货架上取下并出库,整个过程仅需30秒,其效率之高、调配之及时,以及全程的轨迹跟踪管理,都表现得尤为出色。
广西粮运物流集团,其前身是广西粮食汽车大队,承载着60余年的历史积淀,如今已蜕变成为粮食及物资储备领域内的“数字广西”示范项目的先锋。作为国家级粮食应急保障企业,它在疫情防控和粮油市场稳定供应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广西目前拥有粮食应急保障企业共计2106家,其中80余座粮库已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进行日常运作。自2017年国家粮食广西交易中心挂牌以来,该中心已实现与国家粮食电子交易平台的互联互通广西农业主产区,累计交易金额高达55.42亿元。
图为广西粮食仓储。 黄令妍 摄
为了确保“八桂粮仓”的质量安全,广西粮油质量检验中心副主任张斌指出,该中心配备了600台(套)检验检测设备,全面负责监控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真菌毒素等问题。此举旨在防止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及其制品、动植物油脂、油料等流入市场或食品生产企业。
为促进广西粮食流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粮食供应结构持续得到改善,广西(中国—东盟)粮食物流产业园区正加速建设进程,截至目前,已投入资金累计达12.96亿元。该园区将成为西南地区辐射、面向东盟的国际级大型现代化粮食物流中心广西农业主产区,成为我国北方粮食南运以及东盟粮食进入国内市场的关键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