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报道,记者金煜采访得知,近期农业部致信国家工商总局,请求其加大对转基因广告监管力度。10月9日,央视广告部门官方微博宣布,严禁在非转基因广告中运用“更健康、更安全”等具有误导性的宣传用语。
日前,农业部发言人毕美家向媒体透露,将“非转基因”特性作为营销手段进行宣传的做法农业广告词,已触犯了广告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无转基因作物品种广告禁用“非转基因”
10月9日,央视广告经营管理中心官方微博宣布,将严格审查涉及转基因与非转基因产品的广告内容。特别是那些在我国及全球范围内均未商业化种植转基因品种的作物,如水稻、花生及其相关加工品,其广告中不得使用“非转基因”等词汇。而对于那些已经商业化种植转基因品种的大豆、油菜等及其加工品广告,除了需要按照规定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外,还不得使用诸如“更健康”、“更安全”等具有误导性的非转基因效果描述。
该官方微博表示,这一举措是基于农业部向国家工商总局发送了《农业部办公厅关于请求强化涉及转基因广告监管的函件》,国家工商总局将加大对非转基因广告的监管和审查力度。
记者得到消息,农业部近期确实向国家工商总局发送了函件,请求对方对涉及转基因产品的广告实施更严格的监管,不过这封函件属于内部文件,并未对外公布。
“非转基因”为卖点加剧了公众恐慌
日前,农业部高级经济顾问兼新闻发言人毕美家向媒体透露,某些企业利用消费者对转基因技术了解不足及担忧情绪,将“非转基因”标签作为营销策略大肆宣传,这种做法实则是对产品的商业包装。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广告法等法律法规,引发了行业竞争的混乱,还进一步加剧了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恐慌心理。
毕美家公司表示,这场关于转基因与非转基因的商战,其根本在于企业间的利益博弈,实际上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并没有根本性的联系。
说法
应改进“非转基因”标示制度
专家表示,当前市面上多数粮油企业曾涉转基因诱导性广告
黄大昉,国家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的委员,以及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的前任所长,指出当前市面上存在一些利用“非转基因”标签进行炒作和散布虚假信息的商品,这些现象尤其在粮油产品的广告中较为普遍。
黄大昉指出,某些产品,例如花生油,与转基因作物并无直接关联,全球范围内亦无转基因花生存在。然而,在这种背景下,仍有人宣称其产品为“非转基因”,这构成了不正当竞争。因此,此类广告应予以禁止。
京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少华长期关注转基因广告的不正当竞争问题,他指出,央视此次行动主要针对两类广告,第一类是与转基因作物毫无关联的产品,例如花生油、葵花籽油等,在这些产品的广告中若使用“非转基因”字样,将对其他企业构成不正当竞争。
王少华指出,还有一类产品的情况是,其原料中既含有转基因成分,又包含非转基因作物,在此情形下,商家使用了诸如“更健康”、“更安全”等具有误导性的词汇,从而导致了虚假宣传的产生。
王少华指出,在其观察范围内农业广告词,多数粮油品牌企业石家庄市神兴小学,过去或至今都在进行涉及转基因的诱导性广告宣传。此类广告行为,显然违反了《广告法》以及《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
黄大昉指出,我国现阶段对大豆等关键农作物执行严格的“零容忍”政策,这意味着产品若要标注为“非转基因”,其转基因成分含量必须达到百分之百的纯净标准。
黄大昉指出,现阶段的国际标示体系引发了众多争议与广泛讨论,我国亦需对自身的标示体系进行深化改革。 —— 新京报记者 金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