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正值驻马店全国农机春季展之际,2025年青年科技工作者智能农机装备技术发展论坛成功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承办三门峡市农机农垦发展中心,主要包括主题征文活动颁奖仪式和主旨报告两项重要议程。活动吸引了百余名行业专家参与机械农机销售专业实习报告,他们通过6场前沿报告,共同探讨了智能农业的未来发展前景。
在领导致辞环节,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的刘恒新前站长发表了讲话。他提出,在当前科技革命的新阶段,青年科技人才对于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他期望,青年科技工作者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继续展现自己的优势,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作出应有的贡献。紧接着,该论坛举办了一场以“深入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运用新型生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为主题的征文活动颁奖典礼,超过十名的获奖者依次登上舞台领取了他们的荣誉。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的研究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的执行秘书长王应宽负责主持了主旨报告环节,在此环节中,六位专家和学者们就智能农机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南京农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的陆明洲教授在报告中,针对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态势,提出了五大智能化技术发展的关键领域,分别是:建立模型技术、应用传感器技术、研发机器人技术、运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构建数据中心。
河南科技大学农业装备工程学院的院长金鑫,在《油莎豆高效收获技术及产业化》这一报告中,就油莎豆收获过程中遇到的“高油耗、高含杂、高破碎”这三大挑战,详细阐述了他们团队自主研制的4YD-1700A型联合收获机以及一系列智能农机产品,这些成果将有力推动产业的高效进步。
中国农业大学的杰出教授肖红伟呈现了《真空脉动锁鲜干燥技术: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报告。在该报告中,他通过枸杞干燥实验的案例,详细阐述了其团队研发的干燥技术,该技术能够在减少干燥所需时间、降低能源消耗以及维持产品风味和外观品质等方面展现出卓越的成效。此外,他还深入分析了这一技术在未来市场应用中的广阔前景。
浙江大学农业生物环境工程研究所的副所长叶章颖,在《设施水产养殖智能装备研发与实践》一文中,对海淡水养殖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着重指出产学研合作对于投饲设备研发的至关重要性机械农机销售专业实习报告,并且详细阐述了他们团队所研发的永磁变频、数字化管控等水产养殖增氧设备。
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的副研究员刘政在《大田智能农机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与应用》这份报告中,对传统农机和智能农机之间的技术差异进行了详细对比。他强调,目前国内智能农机的发展遇到了技术尚不成熟、融合程度较低、设备供应不足等多重挑战。为此,他提出了“智慧农场解决方案2.0”这一应对策略。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聘请的特聘研究员温昌凯,在《电动拖拉机高效驱动关键技术与应用前景》这一报告中,详细分析了氢燃料、甲烷等主流电动拖拉机的技术特性,同时强调,实现精准控制对于提高电动拖拉机的驱动效率至关重要。
本次论坛以智能农机装备技术的最新发展为焦点,邀请了众多行业专家进行深入探讨,为农业机械的智能化发展开辟了新的思维路径。展望未来,青年科技人员将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凭借先进的生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