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刊载,据昨日“海南自贸港政策解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十五场——《海南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专场报道,近期,省委办公厅与省政府办公厅共同发布了《海南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永川行政服务中心,旨在加速推进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三权分置”改革,并依据各地实际情况推进林业规模化经营。报道由记者林鸿晖执笔。
“家底”
我省除三沙市以外的18个市县,集体林地覆盖面积达到872万亩,这一数字占据了全省林地总面积的38.37%。
2个目标
至2025年,全省林地保有量维持恒定,森林品质不断优化,同时,林业产业的总产值预计将达到650亿元人民币。
至2030年林业补偿政策,该省林业产业总产出预计将突破千亿大关,农民的经济收入将稳步提升,广大民众的满足感、幸福感以及认同感也将持续增强。
5项创新举措
维护农民集体林业权益,推动林业合理经营,实现资源分配的优化,扶持特色产业的成长,以及健全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推进七大改革任务
构建完善的“三权分置”运作体系,加速推进集体林地所有、承包、经营权的“三权分置”进程,通过确保所有权、稳固承包权、放宽经营权,从而为激发林业生产潜力提供坚实保障。同时,要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推进林业的规模化经营,并推动企业以规模化和股份合作的方式运营。在吸引社会资本、国有林场以及海垦集团等多方力量参与规模经营方面给予鼓励。同时,构建林权收储和交易体系。借助国有企业力量设立林权收储机构,并扶持、指导具备实力的民营企业及担保机构依照法律规定设立民营性质的林权收储机构。
必须切实强化森林资源的管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科学原则明确界定公益林与天然林的保护界限。同时,有序推动国有林场以及集体林业规模化经营单位积极参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试点工作。
确保林木所有权的行使林业补偿政策,推动林木采伐管理机制的革新,在连续的五年规划周期内,前一年的林木采伐剩余额度可以延续至下一规划年度使用,并对《海南省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技术规定》进行修订。
全力推动产业进步,力促绿色产业繁荣,重点扶持生态旅游、森林疗养、自然教育以及花卉旅游融合等项目的落地,并采用点状布局的方式进行建设。
致力于构建完善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体系,打造全省森林碳储量分布的清晰图谱,研发多样化的林业碳汇产品。同时,强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的构建。统一调整天然林和公益林的养护及补偿政策,积极尝试实施差异化的补偿措施。
增强金融保险领域的扶持力度,完善绿色金融保险体系。推动金融机构创新林业领域的普惠金融产品,并增加对林业贷款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