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阿克苏市依干其镇的良种尤喀克乔格塔勒村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不断探索农业发展的新方向,着力推进设施农业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实践,该村的大棚蔬菜种植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种植模式也逐渐走向成熟。特别是近些年,通过改进大棚结构、引进新的品种以及优化栽培技术,大棚蔬菜的品质和效益得到了稳步提高,现已成为助力村民增收的关键产业。
从传统种植到设施农业的转型
在1995年之前,尤喀克乔格塔勒村及其周边地区,与许多其他乡村一样,主要以小麦、玉米、棉花等传统农作物进行种植。然而,由于人口众多而土地资源相对匮乏,导致土地的经济效益受限,村民们的收入长期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新疆阿克苏市农资名录,政府利用城郊的地理优势,果断地对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并指导村民转向发展设施农业。
我于1992年抵达阿克苏,自那时起便投身于蔬菜种植。陈林作为一位蔬菜种植户,如此回忆道:“那时的温室大棚颇为罕见,我们种植的蔬菜可以比其他地方提前两个月上市,而且售价也相当可观。”然而,在推广初期,我们遇到了两大挑战:首先,建设大棚所需的初期投资较高,许多普通农户难以负担;其次,村民们普遍缺乏蔬菜种植的经验和技术,因此不敢轻易尝试。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措施,采用筹资和集中人力资源的办法,建成了175亩的温室,并特地从山东聘请了技术人员来指导农民。“每位技术人员负责大约十户农户,他们亲自指导我们种植西红柿、辣椒等蔬菜。”陈林首先说道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舜耕街道办事处,“当两年后技术人员离去时,我们已掌握了种植的基本技能,具备了自主种植的能力。”
规模扩大 品种丰富 效益提升
得益于政府的支持与村民的辛勤耕耘,自2000年起,尤喀克乔格塔勒村的优质蔬菜大棚面积迅猛增长。迄今为止,该村已经建立了464座温室大棚,占地达1860亩,成功打造了一个规模化的蔬菜生产基地。最初种植的品种仅有寥寥数种,而今已扩充至辣椒、黄瓜、番茄、茄子、花菜、西兰花、松花菜等上百种,这不仅丰富了市场供应,同时也为村民在家门口创造了就业机会。
尉洪高感慨地说,以前冬天我们只能依赖白菜、萝卜和土豆,新鲜蔬菜几乎难以寻觅。“但现在,借助温室大棚的种植技术,我们的收入显著提升,生活品质也水涨船高,不仅拥有了房子和车子,还能为孩子们提供更优越的生活环境。”
科技赋能 大棚升级 产业提质
设施农业的进步推动了尤喀克乔格塔勒村大棚设施的持续改进。起初,大棚多采用土墙和木制架构,成本低廉但抵御灾害的能力不强;随后,这些大棚逐渐转变为砖混结构,其抗风抗压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到了2022年,镇村两级积极招商引资,成功引进了阿克苏疆来都市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投资7200万元,建成了78栋先进的新型温室大棚。
李波委员介绍,该新型温室装备了智能的水肥一体化设施、电脑控制的通风系统以及电子调节的温控系统。这些先进技术能够精确控制施肥、用水和温度,显著减少了农户的种植所需时间,使他们能够更加集中精力进行蔬菜的养护管理。
展望未来 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现今,位于尤喀克乔格塔勒村的良种蔬菜大棚产业正迎来繁荣,为村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村党支部书记马建星透露,该村计划以绿色蔬菜大棚为中心,积极开拓农业产业的新路径。他们将通过科技创新、产业推动,从技术升级、市场拓宽、产业融合三个维度着手,不断加强村集体经济的规模,使“大棚经济”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动力。
在昔日“冬日里唯有土豆和白菜”的村落里,如今凭借智能温控网络、完善的水肥管理系统以及健全的产销渠道新疆阿克苏市农资名录,村民们将原本的“菜篮子”转变为了“金饭碗”。这一实践充分证明,农业现代化并非遥不可及的宏大理念,而是实实在在、深植于土地之上的共同富裕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