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6年农机补贴公示结束,重点类型及补贴额有何变化?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近日农业机械化补贴政策与农机工业发展,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公布了《2024—2026年全国通用类农业机械中央财政资金最高补贴额一览表(公示稿)》,这份表格详尽地列出了10个大类、19个小类及31个品目,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随着8月12日公示期的落幕,我国农机行业将迎来“优机优补”的新政策,标志着未来三年国家将全力推动农机行业向智能化、精细化、高端化方向迈进,新的发展篇章正式拉开。

淘汰掉那些技术落后、性能低下的农业机械,同时积极倡导和推广那些技术先进、性能高端的农业机械。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也在持续上升,这一趋势如今变得更加突出和明显。与前两轮的农机补贴政策相比,补贴金额有所增减,这不仅反映了我国农机产业当前的实际情况,同时也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指引。

那么,在这次补贴政策中,哪些农业机械品种被列为重点支持对象?补贴金额的具体调整情况又是如何?通过查看最新一轮的最高补贴金额明细,我们又能发现哪些发展动向?

分类细化 精准补贴趋势明显

与2021至2023年度的最高补贴金额明细表相较,本次的补贴政策对各类农业机械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分类,补贴的精准化特征愈发突出。以自走式轮式谷物联合收割机为例,过往的最高补贴标准仅限于7公斤/秒的喂入量及以上,补贴金额为40300元;而如今,这一标准已提升至12公斤/秒的喂入量以上,补贴金额也随之增至68000元。

每秒可吸纳约15公斤的农作物,每日可收割农田约500亩,其面积几乎等同于约50个标准足球场……位于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的收获机具公司,东方红YT6668型号的大型高效谷物联合收割机正从停机位缓缓驶出。研发团队正积极筹备该型号收割机的夏、秋两季田间可靠性测试,目标是在2025年将其推向市场。

潍柴雷沃智慧农业自主研制的国内最大喂入量收获机械,即雷沃谷神GS8180收割机,亦在2024年中国农机推广田间日首战三夏中崭露头角。该收割机搭载了460马力的节能发动机,配备了大容量粮箱和高效能高位水平卸粮筒。其每秒的喂入量超过18公斤,每小时能够收获超过50亩的小麦。

通过填补12公斤喂入量的技术空白,接着攻克15公斤喂入量的技术难题,进而突破18公斤喂入量的技术障碍,中联重科逐步打破了国外对大型谷物联合收割机的长期垄断,解决了关键技术领域的“瓶颈”问题,使我国的大喂入量谷物联合收割机成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显而易见,众多行业领军企业竞相推出自家12公斤以上喂入量的收割机,这些机型已成为众多机手的首选,彰显了收割机技术领域的持续发展。同时,在新的补贴政策推动下,补贴金额的显著提升,也促使用户更倾向于选择高端农业机械。

履带式谷物联合收获机新增了4至6公斤/秒以及6公斤/秒以上的两个档次,其中,喂入量达到6公斤/秒及以上的机型补贴金额为40300元,这一标准相较于上一轮的农机补贴提高了9000元。此外,还推出了1.5公斤/秒以下的小型收割机,其最高补贴额度为7500元。

在粮食烘干设备类别中,新添了可移动式烘干设备这一品种,同时,对原有每日处理量达100吨的烘干设备进行了更细致的分类。目前,补贴的最高金额为120000元,专门针对那些日处理量在300吨或以上的连续式烘干设备。

 2024-2026年农机补贴政策 _农业机械化补贴政策与农机工业发展_

除此之外,表格中加入了薯类收获机这一细分类别互助县树人高级中学,包含10个不同型号的收获机,其工作宽度从500毫米到1700毫米以上不等,涵盖了包括薯类挖掘机、自行式薯类捡拾机、拖曳式薯类联合收获机以及自行式薯类联合收获机在内的多种机型,最高补贴金额可达60000元。

诸多变革不仅迎合了现代农业对新型农业机械的需求,确保了粮食供应的安全,同时也彰显了农业机械技术的显著提升,进而推动了“大中小”型农机研发成果的深入发展。

优机优补 大马力智能化成焦点

大型高端谷物联合收获机的性能对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有着显著影响,同时还能显著降低收割过程中的损失。观察到大喂入量谷物联合收获机的补贴额度有所提升,这一举措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农机企业对相关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投入。

在拖拉机这一行业中的核心主导产品领域,对于高功率和智能化的农业机械的扶持迹象显得尤为突出。

新出台的补贴措施对轮式拖拉机的补贴额度进行了修改。对于80马力以上的常规型号,各个档次的补贴金额均有显著减少,减少的幅度从5200元到24600元不等。

尽管整体补贴金额普遍下降,却新设立了针对80马力及以上四轮驱动动力换挡智控拖拉机的补贴项目,此项目主要旨在扶持具备动力换挡、动力换挡与换向、无级变速功能的拖拉机,其最高补贴金额可达74700元。

相较于传统型号,动力换挡车型的最高补贴额度有所提升,增幅介于7300元至33600元之间;而具备智能控制功能的动力换挡车型,其最高补贴额度亦有所上升,增幅在9000元至36100元不等。

拖拉机作为农机市场中的热门产品,始终备受关注,然而在适用性和技术层面仍有提升潜力。这种传统机械与智能动力换挡间的补贴差异,不仅显著地推动了拖拉机行业的转型升级,而且对于动力换挡级别的补贴金额计算也极为谨慎,与上一轮补贴政策相较,虽保持稳定但略有上升,这反映出国内用户需求与国内自主供给结构正在经历转型与调整。

记者从我国一拖公司获悉,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我国首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级变速重型拖拉机——东方红LW3204,已顺利完成各项筹备工作,预计将在今年秋季进行小规模市场投放。

东方红LW3204,这款320马力的无级变速重型轮式拖拉机,是我国为满足国内大型农场需求以及替代进口产品而特别研发的。它成功填补了我国300马力以上无级变速拖拉机市场的空白。该拖拉机能够根据作业负载的实时变化自动调整发动机转速,从而在提高综合作业效率的同时,也实现了节能水平的显著提升。

 2024-2026年农机补贴政策 __农业机械化补贴政策与农机工业发展

在差速转向履带式拖拉机领域,补贴标准已从原先的最高110马力上调至150马力,同时补贴金额也增至54200元;轻型履带拖拉机的补贴金额也有所增加。我国拖拉机市场长期存在的“重轮式轻履带”现象和趋势,或许将迎来转变。

本次农机补贴政策创新性地将电动单粒(精确)播种机纳入扶持行列,且主要针对的是那些高效率的智能型设备。这些设备根据播种行数被划分为三个等级,具体包括:播种行数为4至5行的电驱单粒(精确)播种机、播种行数为6至10行的电驱单粒(精确)播种机农业机械化补贴政策与农机工业发展,以及播种行数达到11行及以上的电驱单粒(精确)播种机。相应的补贴金额分别为19300元、32700元和51600元。

深度融合 重视粮食提单产机具

目前,农业产量增长主要依赖于单产的提升。而要实现单产提升,必须依赖优质种子。然而,仅有优质种子是不够的。优质种子、肥沃土地、先进机械和科学方法需紧密融合,采取综合措施,共同发力。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韩俊在国新办发布会上指出,今年夏季小麦产量每亩增加了10公斤,增产幅度达到了2.6%,创下近五年来单产提升的最大记录。经计算,单产提升对夏粮增产的贡献率已超过90%。

目前,农业农村部已经制定了提升粮食单产的大规模行动计划,具体为:迅速推进一年,紧接着紧密关注三年,持续关注五年,长期坚持十年。该计划主要针对大豆、玉米、小麦、油菜等主要粮油作物,致力于实现耕地、种子、机械、技术、制度“五良”的深度融合。此外,该计划还在部分重点县全面启动了全面提升粮食单产的工作。

在此领域,对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机械设备给予重视,这一点在补贴政策中尤为明显。在最新一轮的补贴额度一览表中,种植施肥机械类别从上一轮的3个小类别、4个品种扩展到了5个小类别、7个品种。新增的项目涵盖了育秧(苗)种植所需的各种设备、条播机械、旋转耕作播种机以及侧边施肥的装置,同时,对单粒(精密)播种机进行了详细分类,具体分为高性能单粒播种机、高性能免耕播种机和高性能电动单粒播种机。

所谓“种七管三”,各种播种机的核心目的都在于激励加大研发投入,促进播种品质的增强。近期,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的“655”高产示范田项目成果揭晓。在相同的地块和相同的管理措施下,潍柴雷沃的复式条播机与传统播种机相比,产量提升了15%。

具体分析,潍柴雷沃的复式条播机采用的碎土整平二次镇压技术,在播种前后进行双重镇压,能显著提升作物的抗逆能力,并提高出苗的均匀度和率,有效提升播种的整体质量;此外,该技术还能一次性完成碎土、松土、平整以及播种前后的镇压、均匀条播等多项操作,有效减少因机器多次进地导致的土壤压实问题;此外,其配备的单体仿形结构,还能有效保证播种深度的均匀性,确保幼苗整齐且健壮。

先进技术的综合运用,为麦苗的旺盛成长提供了最理想的生长环境,同时也使得“在50亩地上收获58亩粮食”的愿景得以实现。

总体而言,此次农机补贴政策在分类上更加细致,实施策略更为精确,对技术较为滞后的机械产品实施降级减量,着重推动动力机械的更新换代,并激励技术创新的突破。对于涉农企业来说,必须紧密关注行业动态,增强新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农机装备产业链向高端智能化发展,新的发展契机已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