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种植的20亩有机旱作谷子已经全部售罄,售价为每斤2.35元,总收入超过了5万元。最近几天,云州区许堡乡集仁村的魏智高村民心情格外愉悦,因为他首次感受到了发展有机旱作农业的益处,对未来充满信心,干劲也越发充沛。
云州区委、区政府近年来致力于构建全省有机旱作农业的示范区域,不仅实施了高标准示范工程,还强化了高质量的管理,以及高技术的推广。他们按照既定计划,分阶段有序推进,通过典型示范的引领作用,逐步形成了以谷黍、高粱和瓜菜为主导的产业布局。这一举措使得该区在黄花产业之后,又成功培育出了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朝阳产业。最终现代旱作谷物农业,实现了在平川水地种植黄花、在旱地种植高粱和谷黍的高效农业发展模式。
抓住政策机遇
为强化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效,不断增长土地经济效益,云州区委和区政府紧抓国家支持旱地农业发展的政策契机,依照样板区创建时期、示范区建设时期以及规模化高质量发展示范时期这三个阶段,稳步推进有机旱作农业项目实施。尤其是自2020年起,该区域被确立为市级十万亩有机旱作农业示范样板,并成功打造成为全省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区,全区各界齐心协力,推动有机旱作农业的快速发展。据悉,2020年,该区新增认证“三品一标”有机农产品达2000亩,绿色认证覆盖11万亩,成功培育出1个有机品牌和5个绿色品牌,有机旱作农业的种植规模已扩展至15万亩。
村“两委”的保障和合作社的支持
土地进行规模化种植、机械化操作、标准化管理……这些旱作农业项目的实施,都离不开村“两委”的坚实保障和合作社的全力支持。在落阵营村开展蔬菜种植项目之初,农民们对种植持观望态度,不敢轻易尝试,项目也因此难以推进。为此,村“两委”的成员们主动承担起责任,分片包户,深入农户家中,向他们讲解政策,核算经济收益,确保了种植面积的落实,最终成功打造了落利周万亩的都市蔬菜基地。为最大化发挥示范项目的引领效应,全区广泛推行以村社联动的合作社模式来承接农业项目。瓮城口村设立了1000亩的核心示范区,该区域由纪新农牧专业合作社负责执行;此外,还有3个各500亩的核心示范区现代旱作谷物农业,分别由西浮头齐众产业合作社和吉家庄吉福产业合作社来负责实施。这种托管和半托管模式,能够充分展现大型农业机械的效能,在播种、除草、施肥以及收割等环节,充分体现了现代农业的高效性。瓮城口村运用机械化收割技术,每亩地耗时仅15至20分钟,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收割,可节省超过一天的时间。
技术引领和资金扶持
技术驱动与资金支持是推动有机旱作农业迈向高品质发展的关键要素。在此过程中,该区域将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视为核心任务,致力于在品种选择、有机肥料的使用、节水灌溉技术、病虫害的环保防治以及机械化作业等多个方面,不断强化前沿技术与因地制宜示范推广的融合,相互促进,并强调标准化种植、绿色生产以及品牌建设的重点。经过三年多的实地测试,该区域成功筛选出了谷子8311、晋谷21号、晋谷40号互助县树人高级中学,以及高粱的晋杂8号、晋杂22号、赤杂19号、凤杂4号等多个品种,它们的增产效果显著。2019年,瓮城口村种植的谷子8311每亩产量增加了100公斤,而晋谷21号每亩产量更是增加了150公斤。在整个项目执行期间,资金的及时到位有力地保障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今年,吴家洼村在种植高粱的关键时刻,遭遇了持续的干旱天气。村民们忧虑着是否能够按时完成播种。幸运的是,区里迅速拨付了130万元专项资金,并启动了千亩灌溉工程,对地下输水管网进行了修复,确保了农时不受影响;同时,渔儿涧村的300亩环湖农田也获得了30万元的项目资金支持,通过册田水库的水源进行灌溉,有效地减轻了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