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非终点目的,山东牧院:产教融合育畜牧人才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校企合作并非终点,亦非目标。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郑立森指出,其旨在实现产教结合,旨在搭建校企合作的教育平台,旨在为学生提供实现自身价值和追求梦想的实践基地,旨在消除学生步入社会、进入企业的障碍,旨在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铺设道路,为他们的人生指引方向。谈及对产教融合教育模式的认识,郑立森连续四次表达“为了”,其言辞明确且充满信心。

随着新中国畜牧兽医事业的时代步伐,山东牧院在变革中孕育而生,在开放中茁壮成长,在创新中不断进步。经过六十四年的不懈努力与探索,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目标,依托校企合作搭建的坚实基础,成功构建了一个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我们致力于实现“育人链”与“产业链”的紧密融合,为社会输送了超过十万名畜牧专业技术人才。该院畜牧兽医专业的在校学生人数位居全国首位,成为我国最大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中心。在山东省乃至全国范围内,众多畜牧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各级别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中,不乏山东牧院的毕业生身影。其中,某些企业中超过70%的员工均来自该院。山东牧院有力地推动了潍坊市晋升为“全国第一畜牧大市”的进程,同时,也为山东省被誉为“无草原畜牧大省”贡献了坚实的人才和技术支持。

搭建产教平台

双赢才是根本

产教融合以培养人才为目标,产业作为其根基,教学为其提供必要支持。企业可为学院提供实践训练的场所,而我们的优势在于向企业输送人才及智力支持。郑立森指出,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必然日益提升。新型的培养模式要求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学生必须深入一线才能实际操作。考虑到这一点,山东牧院与企业共同搭建了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的平台,为学生创造了实战演练的实训环境,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整体职业素养。

无论企业抑或学校,实现互利共赢才是核心所在。学校追求的极致目标是提升人才培养的素质,企业则看重产品和人才的优质,并且致力于提升自身的品牌影响力。以培育实用型人才作为教育宗旨,该股份制企业内部设立了校企合作部门,而学院内部则设立了相应的校企合作办公室。双方依据《“校中厂”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等相关规章制度,致力于确保企业与学院之间的精确对接,推动学生实习、教师科研、技术培训以及技术服务等具体工作的落实,并迅速协调解决教学实习与生产经营之间的冲突。

学院持续派遣资深教师至企业担任关键岗位或提供技术咨询服务,他们不仅投身于企业技术项目的实际操作,还与校企合作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企业内部的技术专家协同,共同肩负起实习实训学生的指导、管理和评估工作。为了确保教学与实际生产紧密相连,学校与企业携手合作,共同参与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并推行“双主体”育人模式。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那些能够服务于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此外,双方还共同参与科研工作及课题小组的技术推广活动,面向广大农民、合作办学企业以及其他社会企业,提供科技服务。

山东牧院在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方面取得的成果,通过数据得以充分体现。2018年,该校应届毕业生实现100%的初次就业率,年底前就业率更是高达95.53%。具体来看,有155人与企业通过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达成就业协议,339人选择继续深造,2898人与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其中4人自主创业),还有1人赴海外工作。观察近三年的数据,可以发现毕业生人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具体来看,2016年有2314人,2017年增至2518人,而2018年则达到了3403人。这些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达到了100%,且年终就业率平均超过了98.1%。

一串串数字,一张张试卷映入眼帘。山东牧院扎根于肥沃的行业土壤,始终秉持着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以及服务行业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的理念,致力于以专业为核心发展产业,通过产业兴旺来推动专业发展。学院积极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与岗位需求的有效衔接,深入参与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深化校企合作,创新合作模式,推动与社会资本股份合作,我们逐步实现了从表层、松散型合作向深层、紧密型合作的转变,成功开辟了股份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新路径。这不仅为学院人才培养描绘了新的蓝图,也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显著效益,实现了双方的互利共赢。

打通“最后一公里”

中国畜牧人才网_山东畜牧兽医专业现代学徒制_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

量身订制应用型创新人才

畜牧企业在人才引进方面长期面临的一大难题——“招来的员工不尽如人意,而真正优秀的人才却又难以吸引”,这一挑战在山东牧院推行的“现代学徒制”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得到了有效解决。

现代学徒制以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的深度融合为显著特点中国畜牧人才网,通过确保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角色,以职业发展为导向,构建了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创新模式。自2010年以来,山东牧院与畜牧行业的领军企业紧密协作,共同推进了现代学徒制下的人才培养工作。推行导师制与工学结合,实施多岗位轮换与实际岗位培训,实行双主体教育,企业与院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开发课程与教材、设计并执行教学活动等多种融合策略,探索形成了产业与教育融合、企业与学校合作、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育人模式,旨在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确保企业发展的持续人才支持。

职业教育需要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有规划。山东牧院持续寻求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符、彰显学院特色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中国畜牧人才网,该模式涵盖四个逐步深入的培养阶段:首先,学生在校内接受通识能力教育,重点学习基础文化素养和职业认知课程;其次,学生继续在校内接受专业基础能力训练,专注于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和实践;第三阶段,学生转至合作企业,通过师徒制培养岗位综合能力,以企业准员工的身份直接参与生产;最后,学生再次进入合作企业,进行职业能力提升,通过顶岗实习独立工作,从而进一步增强专业综合技能和职业竞争力。

我本周成功签署了工作协议,地点正是我实习过的益生种畜禽公司。在那里,我的月薪为6646元,而且未来每年都将有所上调。公司提供食宿,并且整体待遇相当优厚。畜牧兽医专业的2016级学生阴涛兴奋地表示,让他感到最欣慰的并非一毕业就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更令他高兴的是,公司里的领导成为了他的“师傅”,而学校的班主任也在公司担任指导工作。尽管他现在才刚刚开始正式的工作生涯,但由于有了“师傅”和老师的双重指导,他在岗位技能上有了显著的提高,更快地适应了岗位的要求。

阴涛口中的“师傅”指的是山东牧院推出的“1+N”师傅团队模式——每个学徒团队都配备了一位资深的大师傅以及N位岗位师傅;大师傅主要负责学徒的职业规划、心理辅导、学习辅导、职业素养的提高以及关键技术的培训等工作;而岗位师傅则专注于对学徒在每个学习岗位上的现场教学,推行教学、学习、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采用“1+N”师傅团队构建模式,扩大了资深师傅的辐射作用,整合了多位岗位师傅的专业技能,从而全面提高了学徒在多个岗位上的综合能力。

山东农业大学的“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成功搭建了人才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促进了学生、企业和学校三方利益的共同提升:学生得以实现从毕业到就业再到工作的无缝衔接,享受高质量就业,此为第一重收获;企业则获得了与岗位高度契合的专业人才,这是第二重收获;而学校在专业建设上实现了健康快速发展,招生与就业形成良性循环,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这构成了第三重收获。同时,借助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广,畜牧兽医专业及其相关领域已发展成为校企深度合作办学的省级示范专业和省级知名专业集群,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屡次荣获省级乃至国家级的奖项。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在2016年和2017年先后被认定为省级和国家级的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其教学成果已在全国超过10所院校中得到推广和应用,惠及了2万多名学生。同时,项目成功实现了东西部地区的联动,为教育的精准扶贫做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永不止步

专业产业群峰竞秀

山东牧院自诞生之日起,便深植改革的基因。无论是校办企业的变革,还是校企合作的创新实践,亦或是校企产权的勇敢尝试,以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的创新举措,山东牧院在追求变革与创新的路上不断前行永川行政服务中心,这已成为其发展的核心基因。

中国畜牧人才网_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_山东畜牧兽医专业现代学徒制

如今的山东牧院,在改革中造就了专业、产业的群峰竞秀——

畜牧兽医专业是省级特色、省级品牌以及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重点建设项目;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同样被学院列为重点建设,并荣获省级特色专业称号;动物医学专业拥有超过六十年的历史,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是国家骨干院校建设项目、山东省特色专业、中央财政支持品牌专业群建设以及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发展提升建设的关键专业;此外,宠物医学专业的学生有机会考取宠物医师、动物疫病防治员、兽医化验员等职业资格证书。毕业生拥有全国执业兽医师的报考资质;山东牧院与台岛大仁科技大学携手共建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专业,该专业充分利用两校的专业优势,致力于培养人才;同时,电子商务专业则是学院与山东网商集团开展校企合作,旨在培育具备实战经验的电子商务领域高端技能人才……

为了推动畜牧兽医产业链的持续发展和扩大,山东牧院持续深入探索,2018年7月13日,该学院在寒亭区举行了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园项目的签约活动。

这一天注定将被载入山东畜牧兽医行业的史册。坐落在潍坊市寒亭区高里街道的示范园区,其面积约为1686亩。按照既定规划,该园区将被划分为六大区域,分别是:智慧畜牧产业园区、教学研培训区、智慧农业示范区、康养保健区、畜产品加工区以及创意农事体验区。六区之间以园区内的农田、水系、畜牧产业园、马术俱乐部以及畜牧业展览馆为基础,构筑了五条关键的农牧业休闲观光体验线路。示范园落成后,将着重在产、教、学、研、展、推、游、医、养等方面发力,以智能化畜牧产业为根基、畜产品深加工为亮点、教学科研为后盾、康养服务为支柱、乡村旅游为动力、富民增收为核心、创新思维为指引、市场需求为向导,全面优化生产、产业、经营、生态、服务及运行等六大功能体系,力求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同步发展,以及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农业、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示范园计划构建一个以高里模式为标杆的产业园区,包含十大重点项目,并规划百处文化旅游景点。同时,旨在帮助千人实现致富和就业,吸引百万游客前来休闲旅游。通过这些举措,示范园力求实现主导产业的繁荣、项目集群的壮大、龙头企业的强大、合作机制的高效、科技支撑的丰富、乡村生态的美丽以及农民受益的广泛。

将示范园的构建视为拓展产业链、推动专业创新的关键途径,这既是山东牧院持续改革创新的途径,也是引领畜牧兽医这一传统行业持续升级的秘诀。山东牧院采取的一系列深化产教融合的措施,不仅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结构改革的紧迫需求,更是深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改革,促进畜牧业供给与需求结构要素全面融合的主动选择。

郑立森表示,学院的宗旨是全心全意服务于学生,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正是我们学院设立的根本宗旨。

畜牧兽医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拜师仪式

学生们正在上宠物美容实训课

就业双选会现场人头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