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四川粮王争霸!聚焦粮油提单产,观摩粮王种植细节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四川省农机合作社_天府粮仓·百县千片行动_四川粮油高产竞赛

2024年9月,开元村稻田迎来收割。 袁宇君 摄

关键词 粮油提单产

在2024年的大春时节,四川省集中力量提高粮油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推出了“天府粮仓·百县千片”计划,并在此框架下,开展了覆盖全省的粮油高产竞赛活动,包括粮油千亩高产竞赛、粮油百亩超高产竞赛以及规模经营主体高产竞赛三大竞赛项目。

近日,伴随着“天府粮仓·百县千片”高产竞赛的评选结果揭晓,依据单产来评定英雄,全省共有50家粮油规模经营的先进单位在竞争中崭露头角,成功跻身四川首届“粮王”的50强。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君 特约通讯员 宋成均

“粮王争霸”活动所考验的是对提高产量关键环节的精准把握。《2024·我的三农“微”观察》一书挑选了两位“粮王”作为典型,详细记录了他们在粮油种植过程中追求卓越的实践,通过个别案例来反映整体,深入挖掘全省粮油种植主体在追求单产提升方面的持续努力和不懈追求。

邛崃“粮王”黄祥

用好科技手段 让“周年高产”成为常态

在荣获四川首届“粮王”称号之后,邛崃市牟礼开元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黄祥依旧如常,对小麦田进行除草、实施飞防作业。然而,每当乡亲们亲切地称呼他为“粮王”时,他总会微微一笑,那种喜悦之情虽不外露,却从内敛的微笑中流露出来。

在开元村,提及种粮的领头人黄祥,几乎无人不晓。自2006年投身于粮油作物的种植事业以来,黄祥始终保持着清晰的思路:“种植粮食应从全年的角度去考虑,不能随意种植,每一个种植的重要环节都必须遵循科学原则。”因此,他主动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省农科院”)以及成都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等机构的专家们携手合作,深入研究优良品种的筛选,并不断积累技术方面的丰富经验。

2024年,得益于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水稻专家团队的助力,黄祥的合作社成功引入了水稻宽窄行机械化插秧的新技术,以及小麦抗逆性强的绿色丰产高效技术。此外,他们还引进了诸如“荃优607”和“川麦104”等一批优质稻麦新品种。在优质种子和先进技术相结合的条件下,该合作社所种植的稻谷和小麦,平均每亩产量分别达到了660公斤和440公斤,这一产量水平比当地大户普遍的种植标准高出大约40公斤,成功实现了全年稳定的高产目标。

在种植粮食的过程中四川省农机合作社,黄祥并未始终胸有成竹。“2024年7月,雨水异常充沛,而到了8月,却又遭遇了极端的高温天气,这两者恰好都发生在水稻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黄祥回忆说,面对这样的恶劣气候,从事种粮工作的人们难免会感到有些无所适从。

他不禁自问:技术关键是否都已严格遵循?水分和肥料、化学控制措施是否都已落实?既然已经问心无愧、竭尽全力,那么剩余的事情就交由土地和时间来处理。最终,黄祥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回报四川省农机合作社,他的作物成功抵御了气候的挑战,迎来了丰硕的收成。

2025年,黄祥计划保持一贯的种植模式,挑选最优质的品种,采纳先进的技术,竭力发挥所有科技手段的优势,力求使“周年高产”成为日常。

长宁“粮王”胡良银

对作物加倍用心 将关键技术落实到田

运气颇佳,在2024年的水稻生长季节,长宁的气候条件相当有利。面对荣获四川首届“粮王”荣誉,宜宾市长宁县力行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胡良银表现出了相当的谦逊态度。

胡良银在梅白镇的洪谟村与联合村两地,广泛种植了包括水稻、小麦、油菜、玉米、高粱、大豆在内的多种粮油作物,总面积超过3000亩。

他依然清晰地回想起2024年8月,自己那超过600亩的水稻种植示范田进行实地测产的场景。专家公布平均每亩产量高达738.31公斤的消息后,他心中充满了喜悦。“我感到非常欣慰,因为这个成绩没有辜负那些帮助过我的人。”胡良银如此表达。

胡良银向记者透露,在2024年的水稻生长季节,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宜宾市农业农村局、长宁县农业农村局以及梅白镇农业服务中心均给予了技术上的大力支持。得益于专家们的专业指导,他选择了“荃优1606”等上乘的水稻品种,并且采纳了“杂交中稻与再生稻优质丰产高效种植模式”以及“优质杂交稻保优提质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等多项四川省重点推广的农业技术。

教师们频繁地前来检查,他们审视我种植的宽窄行是否整齐、灌溉施肥是否合理、田间管理是否得当。尤其是宽窄行种植这一技术,它提高了水稻的种植密度,同时也不妨碍空气流通,对增加产量有着显著的作用。胡良银感慨万分,认为自己没有理由不认真耕作,因此对农作物倾注了更多的关爱。

徐强站长在评价中指出,虽然天气状况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将培育壮苗、规范栽插、密肥结合、平衡施肥、绿色防控等核心技术真正应用于田间才是实现增产增收的关键。胡良银的水稻田产量比当地平均亩产高出569公斤,增幅达160公斤以上,每亩土地的效益也因此提升了474.07元。

胡良银作为农机专合社的负责人,深刻认识到农业机械在规模化种植中的关键作用。在他的合作社中,各式各样的农机具,从小型到大型,排列得井井有条。这些设备在水稻种植及生长的各个阶段轮流投入使用,成为了胡良银征服广阔农田、争夺“粮王”称号的得力助手。

胡良银向记者透露,他看中了两种最新型的旋耕机和播种机。他打算在2025年的水稻播种季节来临之前石家庄市神兴小学,购入这些新设备,以此来为合作社的粮食生产注入新的活力。

记者手记

“粮王”诞生非一己之力

四川为何要评选“粮王”?这一举措的核心宗旨是锁定粮油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增长,其根本原理是通过“打造一个示范点,带动一片区域”的方式。每个“天府粮王”的诞生,都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实现的,也绝不是单凭个人力量就能达成的。

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扩大耕地规模、优化土地耕作环境以及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等一系列措施,为“天府粮仓”打下了坚实的“天府良田”基础。同时,将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目标纳入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考核体系,以及乡村振兴成效的评估之中,从而为“天府粮仓”构筑了坚实的“责任之堤”。

在政策领域,实施了非常规的奖励激励机制,旨在激发大型种植户的生产热情:提升了大型种植户的每亩补贴水平,全年补贴总额超过8亿元;在基层一线,354个专家团队和1.2万名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全省构建了“五良融合”的防护体系。

得益于众多前提条件的支撑,在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科研机构以及粮食生产主体的齐心协力下,四川成功步入了粮食产量显著增长的崭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