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情自然资源:动物、植物、矿产王国及药材之乡介绍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资源描述:

《事业单位林业相关的基础知识》一书系会员贡献,可免费在线浏览,欲获取更多相关资料,请访问教育资源板块下的天天文库。

云南省被誉为“动物王国”、“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以及“药材之乡”。在全国162种自然矿产中,云南已探明的可用矿产种类超过150种,这一比例占到了全国已发现矿产种类的93%。在这些矿产中,具有储量的潜在价值高达3万亿元。根据潜在价值来衡量,燃料矿产占据了大约40%的比例,金属矿产则占据了7.3%,而非金属矿产则占据了约52.7%。目前已知储量的矿种共有92种,矿产地遍布2700处。在这些保有储量的矿产中,有13%的矿种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三分之二以上的矿种在长江流域及其南部地区扮演着关键角色,其中位居全国首位的矿种包括锌、铅、锡、镉、铟、铊以及蓝石棉等。云南被誉为全国植物种类最丰富的省份之一。这里拥有全国近三万种高等植物中的约一万八千种。

云南九大高原湖泊功能_林业专业基础知识_云南省林业资源

种植面积超过全国总量的半数以上。在云南省,雨水丰沛,河流与湖泊遍布,年均可产水量高达2222亿立方米,再加上流经的水量1600亿立方米,合计人均占有量约为1万立方米,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四倍。此外,云南省还被誉为一个巨大的“地质博物馆”。禄丰县境内早期侏罗纪的地层里,曾经发掘出众多蜥脚类恐龙的化石,这些化石保存相当完好。如今,这些化石已被用于县城内建立的恐龙博物馆,供游客们参观。此外,澄江县的帽天山在地质学界享有盛誉,其原因是这里出土了数量众多、种类繁多的寒武纪多细胞生物化石,这些化石的完好保存有力地证实了“寒武纪生物大爆炸”这一理论的存在。昆明市东川区被誉为国内知名的“泥石流之馆”,该地区在早年由于对铜矿的大规模、非理性开采,加之气候和地形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诸多问题。

滇池被誉为“高原明珠”,它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湖泊,而洱海则是云南省的第二大高原湖泊。抚仙湖作为我国第二深水湖泊,同时也是云南省蓄水量最大的湖泊。程海则是一个内陆封闭型的高原深水湖泊,它并不具有出流功能。这些地区因此成为了泥石流频繁发生的区域,泥石流现象在这里表现得尤为典型。泸沽湖坐落在云南省西北部与四川省西南部的接壤地带,是我国排名第三的深水湖。杞麓湖则位于玉溪市通海县境内,它是一个封闭的高原湖泊。星云湖位于抚仙湖的上游,二者通过长达2.2公里的河流相连接。云南省内九大高原湖泊散布于滇中、滇南、滇西以及滇西北地区,分别隶属于昆明市、玉溪市、大理州、丽江市和红河州;在这些湖泊中,滇

抚仙湖、程海、泸沽湖同属长江流域,而抚仙湖、杞麓湖、异龙湖、星云湖和阳宗海则归属于珠江流域,洱海则是澜沧江的一部分。这九大高原湖泊在整体上扮演着四大关键角色:首先,它们为大城市的发展提供支撑;其次,它们对农业,尤其是现代农业的推进至关重要;再者,它们对旅游业的兴盛起到了推动作用;最后,它们对特色产品的开发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云南省的九大高原湖泊拥有四大重要功能,其湖区经济在推动该省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云南省的经济发展中,烟草产业、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矿产业、旅游业以及电力产业已经形成并正在建设中,成为支撑其经济增长的核心产业。此外,该省的交通网络也十分发达,拥有19条国内航线、3条省内航线和4条国际航线。铁路:南宁至昆明铁路的总里程达到886公里,它作为广西、贵州、云南三省区通往海洋的重要通道,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该通道位于云南省林业专业基础知识,全长306公里,属于国家一级干线,并已实现电气化。广(通)大(理)铁路,总长度达到213公里,定为国家二级干线。在云南,公路交通是人们出行的主要手段。云南省是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最为广泛的省份,全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云南就拥有52个。云南各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呈现出多样性:部分民族在特定区域形成聚居,同时散布于其他民族居住地;另一些民族则高度集中在某个地区、州,乃至县、乡;还有一些民族散居在城镇和交通要道附近,以村落形式聚居;此外,也有民族散布于城镇之中。历史悠久的著名文化古城包括:昆明、大理、丽江、建水、巍山。知名的文化传承者包括:摩梭民族、深具特色的东巴文化(涵盖东巴古乐与东巴文字)、白族的传统集市三月街、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以及傣族的泼水节。

林业专业基础知识_云南九大高原湖泊功能_云南省林业资源

云南地区广为流传着民歌,当地居民普遍使用汉语的西南官话,这种方言与四川、贵州两省的方言相近。此外,这种语言还能与重庆、陕西、山西、河南等地的方言进行交流。林业,作为一项以经营森林资源为主的事业,既是至关重要的公益项目,也是基础产业,它肩负着生态保护和林产品供应的双重使命。林学涵盖了林业生产(尤其是营林生产)的科学技术知识体系,以及与之相关的科学基础知识体系,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具体而言,林学专注于研究如何认知、培育、经营、保护以及合理利用森林三门峡市农机农垦发展中心,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林业的作用包括:缓解地球温室效应、遏制荒漠化蔓延、涵养水源、维护水土保持、预防灾害、减轻灾害影响,确保农业丰收;同时,保护生物多样性。此外,林业还能提供种类繁多的林产品,满足国家的需求。

我国在经济发展中面临诸多需求,这包括提供以木质粮油为核心的非木质产品,以及创造就业岗位和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然而,我国森林资源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其分布不均;其次,整体质量有待提升;再者,林地流失问题依然严重。我国林业建设虽取得显著成就,但过度采伐问题依旧突出。具体表现在:首先,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木材及林产品;其次,林业生态工程对环境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再者,在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引领下,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均实现了增长。然而,我国林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环保意识薄弱,经营理念陈旧;森林资源总量匮乏,结构失衡,分布不均;森林质量有待提升;木材供需矛盾尖锐,后备资源短缺;产业素质不高林业专业基础知识,产业结构、规模、布局不合理,经营方式粗放,效益低下;此外,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力度不足。

8、林业投入的总量仍然不足;林业基础设施薄弱,发展后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