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央投资农业绿色发展工程重点补助的5个项目有哪些?

2019年养殖补贴政策来了,水产人一定要关注这5点!

农业农村领域的水产健康养殖及相关项目那可是益处多多,各种示范创建能助力农业发展让大家获益,这里面的门道可不少

养殖尾水治理示范工程

2018年9月25日上午2025年畜牧补贴政策,在乐清湾玉环市大麦屿街道峰源村一口养殖围塘生物滤坝建好了。这有着了不起的意义,意味着乐清湾玉环市围塘养殖生物滤坝建设全完成。全市一共103家,面积达197.26公顷,完成率是100%,尾水治理在这迈出坚实一步。尾水治理能改善水质,为水产健康生长提供保障。这治理模式在玉环取得成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

尾水排放达标对于水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太重要,如果不进行治理,就可能造成水质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这示范工程不仅让当地水产养殖环境变好,也向大家证明尾水治理是可行又有效的办法。

生态健康养殖示范效应

湖北远为生态农业公司有宏大规划。他们打算到2020年在仙人渡镇建成“万亩虾稻连作”基地,让其成为虾稻共作示范园。等到基地规模达到万亩后,就开始实施小龙虾产业化经营。要形成苗种繁育、养殖、加工、消费、出口、深加工的产业链,建立政府引导、项目带动、科技引领、市场运作的产业发展模式。可以想象,未来这里小龙虾产业肯定能兴旺发达。这种生态健康的养殖模式,不仅能提高经济效益,还对生态环境友好。虾稻共生互利,能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产出绿色农产品。

而且这一模式具有很强的复制性和推广价值,能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生态农业

稻渔综合种养示范之路

稻渔综合种养把稻和渔结合起来,很是巧妙。虾稻连作就是很好的例子,就像刚才提到的湖北仙人渡镇的项目。水稻为虾提供栖息和觅食的场所,虾为水稻除虫、除草、增肥。这样一来,既收获了水稻又收获了渔产品。比起单纯的水稻种植或者水产养殖,效益大大提高了。这种模式也在很多地方不断推广,越来越多的农民看到了其中的好处,纷纷加入稻渔综合种养的行列。这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一些地方还根据当地特色,开展鳜鱼、蟹等与水稻的综合种养。不仅丰富了市场供应的水产品种类,也创造了独特的地方产业品牌。

稻渔综合种养要继续探索创新,形成更多适合不同地区的模式,更好地服务农业和农民。

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之智

在盐碱地区开挖鱼塘可有着独特的好处。挖完池塘后,地下水会迅速汇集形成水面用于水产养殖。养殖产生的有机质还能培肥,能种植大麦等耐盐碱植物,实现生态修复。构建盐碱地“台(条)田 - 浅塘”系统工程也不错,开挖1 - 1.5米深的池塘,取土修筑1.5 - 2米左右的台田。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台田浅塘”种养殖。针对不同盐度和水型,滨海区域可以养殖南美白对虾、脊尾白虾、梭鱼等品种。盐碱地本是过去难利用的土地,如今有了这些办法,可以合理利用起来。不但能发展水产养殖,还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态功能。为盐碱地区的农业发展开辟了新道路,增加了农业发展的空间。

2019年养殖补贴政策来了,水产人一定要关注这5点!

可以进一步研究不同盐碱地条件下更合适的养殖品种和种植作物,让盐碱地区为我们贡献更多的粮食和渔产品

养殖装备提升之需

先进的养殖装备对水产健康养殖太关键了。比如说水质监测设备,如果能实时监测水质的各项指标,养殖户就能及时调整养殖策略。一旦发现水质有变化,比如溶氧量降低,就可以及时增氧。自动化的投饲设备可以根据养殖生物的生长需求精准投避免饲料浪费和过度投喂造成水环境污染。一些地方的养殖场还用上了智能化的管理系统,能远程控制装备,提高了养殖的效率和质量。养殖装备的提升也是长期的过程,要持续研发和推广新技术、新设备。

一些养殖户可能因为成本等原因不愿更换装备,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出台政策扶持,推动行业养殖装备整体水平的提升。

农业绿色发展先行之意

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区开展了不少探索。像在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采用菜单式方式推进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产地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修复等。既要补齐农业绿色发展的短板,又要建立机制创新。还有支持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2025年畜牧补贴政策,包括面源污染治理、农业综合开发区域生态循环农业等。这一系列举措将引导农业朝着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我们每天吃的农产品有很多都来自农业生产。农业实现绿色发展能让大家吃得更健康,也让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好。

农业绿色发展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政府、企业、农民都应该参与进去,那么如何让农业绿色发展在每个角落都落地生根?希望大家看完文章点点赞、分享出去。

2019年养殖补贴政策来了,水产人一定要关注这5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