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期间,位于蒲团乡鄂州大农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秧田里互助县树人高级中学,无人驾驶插秧机正利用北斗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进行作业。这些机器在田间穿梭,执行着直行、转弯、倒车、掉头等动作。它们灵活地转动身躯,所经之地,一株株健壮的秧苗被精准地植入稻田,使得原本波光粼粼的稻田披上了一层翠绿的“外衣”。
在田野的边缘,合作社的领导人王本义正熟练地使用手机,无人驾驶的插秧机依照王本义手机中的指令在田间穿梭自如,同时手机屏幕上不断更新着实时传输的作物收获信息。支撑这种创新农业模式的,正是“5G+北斗”技术的强大支持。
谈及今年夏季的收割与播种体验,该合作社的负责人王本义不禁感慨万分,他随口便道:“真是智能化!”
王本义指出,通过在农业机械上安装北斗定位终端,成功实现了作业数据的精确计算,以及农忙时期农机设备的快速调配,从而显著提升了农业作业的效率。目前,合作社共拥有165台(套)各类农机具,这些设备安装了北斗系统后,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无人机等均能实现全天候不间断工作。无人驾驶的拖拉机利用北斗导航技术来规划田地作业路径,从而实现单个人操控多台农业机械进行精确作业,显著降低了劳动负担,并增强了合作社在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方面的能力。在今年的“三夏”时节,该合作社总计完成了3600亩的机耕作业,2700亩的机收作业,以及1200多亩的机插和机播作业。
植保无人机和北斗导航农机等智能化的农业机械在春耕春管中承担了重任,农民只需轻触手机,便能轻松完成无人化作业,通过查看数据便能了解作物生长情况。近期,鄂州农田里一片繁忙,从翻土播种到病虫害防治和收割,智能农机精准作业,将农事工作做得井井有条。
为了全面推动农业机械化在各个阶段的高质量、高效能发展,我市出台了《鄂州市北斗农业应用推广计划》,旨在推广“北斗+农机”技术在耕作、水稻插秧播种、油菜精准播种、机械移栽、玉米(大豆)播种、秸秆资源化利用(包括还田和离田处理)、自走式植保设备与无人机喷洒农药、机械化收割以及粮食烘干等关键生产环节的应用。此举旨在逐步实现农机合作社的智能化和信息化,使其成为创新型的农机科技经营主体。这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村季节性劳动力成本高昂和短缺的问题鄂州农机信息网,还促进了农业的稳定增产,确保了粮食安全。市农业农村局有关人员指出,此外,鄂州市正全面推广使用北斗农机管理平台,该平台借助智能化农机设备鄂州农机信息网,搭载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及5G技术,实现精准操控。它适用于无人驾驶、精确作业、信息传递、作业质量在线监测以及作业数据的实时传输等多个领域。
截至目前,全市已部署并投入使用北斗智能终端243台,这不仅为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增添了充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