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复合肥市场保持弱势稳定走势,南北地区需求差距进一步拉大。同时,下游企业的补货需求未达预期,原料成本的支持与下游的观望情绪相互交织,导致部分产品价格出现下降。目前,45%氯基复合肥的出厂报价在2400至2600元/吨之间,而45%硫基复合肥的出厂报价则在2880至3050元/吨之间,局部地区的灵活成交情况有所增加。
市场收尾,补货不及预期
上周农资网化肥的价格行情,复合肥市场呈现出“北稳南弱”的态势。在华北、华东地区,由于夏玉米备肥的启动,局部地区的补货量有所上升,然而,终端用肥的节奏却滞后,补货量并未达到预期,基层采购主要集中于满足基本需求;而在华中、西南地区,持续的降雨影响了用肥需求的释放,经销商们普遍持观望态度。
在供应端,复合肥的生产能力使用率有所下降,企业生产开工率达到了37.44%。具体来看,山东和河南两地的企业由于季节性收尾,部分企业的生产负荷有所减少;湖北和安徽的部分大型企业则是在夏季进行补货永川行政服务中心,销售情况有所好转;河北地区的部分停产设备已经恢复生产,生产负荷也有所增加,但总体来说,生产负荷的下降幅度并不大。
需求层面来看,春夏复合肥市场表现平淡,市场信心略显不足。来自广西地区的经销商透露,今年春季的干旱对当地肥料市场造成了显著影响。尽管近期雨水增多,旱情有所缓解,但由于已经错过了农业施肥的最佳时期,下游市场只能耐心等待下一季肥料的需求。
僵持博弈,基层采购活跃度不高
五月份期间,复合肥市场并未展现出储备旺季的迹象,反而呈现出上旬需求出现断层、中上旬原料价格出现激烈竞争的运行格局。
在原料供应环节,尿素市场表现较为疲软,价格波动范围较小;磷酸一铵领域维持着僵持态势,厂商的平均生产负荷略有提升,然而下游复合肥厂商的采购意愿并不强烈;钾肥价格经历着震荡起伏,其中国产钾肥60%的成交价呈缓慢下降趋势。在供应端,五月上旬春肥工作接近尾声,同时夏季肥料的供应启动却显得较为迟缓,导致复合肥企业的生产开工率下降至40.79%。尽管进入中上旬,夏季肥料的补充需求开始启动,然而由于部分地区的干旱天气影响,终端用户对肥料的采购节奏有所延后。在需求端,东北与西北地区春肥运输工作完成后,夏肥的补充库存需求并未明显增加,经销商购货的积极性普遍不高;进入5月下旬,随着华北和黄淮地区麦收工作的推进,夏季肥料的补充需求开始逐渐显现,然而,基层的采购活跃度仍然不够。
波动持续,后市价格或有松动
接下来的一周,复合肥市场可能会继续保持稳定,但局部地区可能会有波动。目前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原料成本对价格的支撑与下游需求不足之间的较量。特别是尿素价格的低迷,对秋季市场需求的正常释放产生了抑制作用。如果秋季肥的预订进度继续推迟,企业可能会进一步增加促销活动,从而使得价格在局部区域面临松动的风险。
在尿素领域,随着麦收的完成,农业对尿素的需求预计将逐步显现,然而,工业需求却未能提供足够的支撑。同时,日产尿素的数量保持在高水平,这导致供应压力持续存在。预计尿素价格将出现波动并趋于稳定农资网化肥的价格行情,已有部分工厂的低价尿素跌破1800元/吨,市场信心遭受打击。而在磷酸一铵领域,下游复合肥企业的开工率持续下降,原料采购需求显得疲弱,市场可能继续保持僵持状态。在钾肥领域,国内钾肥供应保持稳定,然而,由于进口钾肥的边贸合同签署出现延误,导致市场现货供应紧张;尽管如此,农业需求总体较为疲软,对市场的需求支撑作用并不明显。
综上所述,短期内复合肥市场难以摆脱弱势稳定的态势,因此企业必须紧密跟踪原材料价格的变动趋势以及下游市场的补货步伐,并据此灵活地调整生产和销售策略。
编制 | 雅 茹
审校 | 童 玲
监制 | 陆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