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方案,实施多项生态扶贫举措促双赢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近期发布了《林业草原生态扶贫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及其执行分工方案,强调要大力推行生态补偿扶贫政策,积极推动国土绿化扶贫工作,严谨落实生态产业扶贫措施,并全力以赴开展定点扶贫工作,以实现生态环境改善与脱贫攻坚的双赢目标。该方案中列出的32项政策措施林业项目扶贫政策,已对各个项目的责任牵头单位和主要参与单位进行了明确分工。

积极落实生态补偿与扶贫相结合的政策。加速推进生态保护与扶贫工作的结合,计划到2020年,为具备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体新增设立三十万个生态护林员及草管员职位。在贫困地区的各类自然保护区以及国有林场,倡导增设公益性质的工作岗位,以吸纳贫困人口参与劳动和就业。研究生态护林员和草管员的分级管理体系,旨在将贫困人口培育成造林工人、技术传播者、生态知识推广者等生态建设领域的先锋和脱贫的领头人。增强对贫困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的扶持林业项目扶贫政策,广泛实施“合作社联合管理加贫困户参与”的模式,鼓励贫困人口加入管护工作。天保工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以及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资金,均向贫困地区倾斜分配,同时,逐步提升贫困地区的补偿水平,并鼓励贫困人口参与到生态工程的维护与管理中。

林业项目扶贫政策_林业草原生态扶贫实施方案_生态补偿扶贫政策

大力推进国土绿化与扶贫工作。设立生态扶贫专业合作社(队)达1.2万个,鼓励贫困人口加入生态工程建设。优先分配贫困地区重大生态工程项目。实施贫困地区低产低效林改造提升工程,以恢复和增强退化林的生态保护作用。科学搭配兼顾生态与经济效益的树种,着重对特色经济林进行改良。增强对贫困地区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项目的扶持力度,将新增任务优先分配给贫困地区,确保符合政策的贫困村和贫困户得到全面覆盖。推进贫困地区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引导其规范有序地进行流转,以此带动贫困人口通过林地流转及参与经营管理来增加收入。

地方可以自主开展探索,通过赎买、置换等手段,将贫困户在重点生态区内的非国有商品林,那些原本禁止采伐的部分,调整为公益林。

生态补偿扶贫政策_林业草原生态扶贫实施方案_林业项目扶贫政策

坚决执行生态产业扶贫政策,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快推动有助于贫困户增加收入的林业和草原产业的发展。重点推进木本油料、特色果树、森林旅游、国家战略储备林、种苗花卉等生态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积极培育林下中药材、特色经济作物、野生和人工动植物的繁殖与利用、林下养殖以及高产牧草的种植等林下经济产业。此外,还要大力推动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以此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积极引进并培养行业领军企业和创新经营实体,构建扶贫与脱贫相结合的机制。通过多种途径筹集资金,对生态核心区域的居民进行生态搬迁,强化以国家公园为支柱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同时,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推进基础设施、科研、教育、旅游等方面的建设。支持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的主要排放企业引导至购买贫困区域的林业碳汇项目邢台市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中心,同时,积极尝试针对贫困家庭的,以单株树木碳汇为基础的精准扶贫新模式。

全力推进针对特定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挑选素质优良的中青年干部和后备干部前往指定贫困县担任职务。实施科技下乡项目。为贫困人群提供脱贫所需的技能培训。构建并优化生态扶贫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对责任单位、责任人以及时间节点进行逐一明确。增强对贫困地区的资金投入,积极争取专项扶贫资金和金融政策上的扶持。(记者 王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