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健全农技服务体系,强化科技支撑,多渠道开展培训

近年来,咱省在农业技术服务方面那可是下足了功夫,搞出的成果那也是相当可观,可真是造福了咱广大农民群众!这强化农技体系、转化科技成果等一系列举措,到底给咱农村带来多少好处?咱们这就来好好聊一下。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硬件设施

近年来省里大力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持,就想着要把乡镇农技推广体系搞上去。从 2010 年到 2012 年这三年,好不容易筹集到各类资金 3 亿多元。就用这些钱对 1264 个乡镇农技站进行了新建和改扩建。你想想,有了这些新站点和改进后的站点,农业技术的推广环境可是大大改善,以后的农技推广工作开展起来也能更方便

有了这些经过新建和改扩建的农技站,技术员能更安心地研究农技方面的学问了。农民们咨询技术相关的问题也有地方去了。站里采购了先进器械,这能促进农业上各项实验的开展。硬件条件改善后,对于农技的推广很有帮助,服务也能覆盖到更多的农村地区全国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使得广大农民受益。

整合培训资源拓展推广渠道

全国农技推广体系建设_农业科技培训体系拓展_农技服务体系完善

农技培训这一块,咱省建立起了很棒的体系。是以高等农业学校为龙头,中等农业学校为骨干,农民培训机构为主体。还借助阳光工程、科技培训这些载体来搞多渠道的培训。“十二五”以来成绩显著,阳光工程实施时,在全省开展集中就业技能培训达 20 余万人次,并且培训转移就业率能到 90%。科技培训也培训了专业农民 3.25 万人

多载体多渠道的培训方式,让农民们能学习到多种农业知识。像技能培训提升了农民外出工作的能力,他们收入也能有所增加。农民学了专业农业知识后,就能更好地种植养殖。推广的那 128 项新技术和 200 多个新品种,没准就会大大提升了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确实对咱农业发展意义非凡

扩大服务覆盖延伸推广触角

咱还推动培训服务向山区、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延伸。采取“走下去教”和“请上来学”相结合的办法,甚至安排专项资金对勐腊县克木人、贡山县独龙族等少数民族展开培训。比如种养殖、农机、乡村旅游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会利用民族干部传授、民族语言讲解等办法全国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帮助当地群众掌握实用技术。

这些来自山区、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他们以前获取农业知识比较困难。现在省里派专人来教他们,并且根据他们的语言和情况来教学。群众学会了这实用的种养殖等技术的,就如同找到了致富的门道。群众有了技能,就能发展一些项目。这样呢不但能够增加自己和家人的收入,还能促进当地发展,缩小跟其他地区的差距

农业科技培训体系拓展_全国农技推广体系建设_农技服务体系完善

农技结对帮扶构建推广网络

咱们实行专家定点联系到县、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比如在农技推广示范县,每个农技人员包 1 至 2 个村,培养 20 名科技示范户,从而形成“省专家组 - 市专家组 - 技术指导员 - 示范户 - 辐射户 - 普通农户”这样细致的农技推广网络。省专家组有高知识的专家,他们有高深的学术和经验,到下边可以指导发展大方向。基层技术员能指导农民农业生产方法,像用药时机等非常实用,能解决农民生产问题。

经过这样的布局,农民遇到问题能够及时解决。技术指导员凭借所学专业知识把最适合当地土地气候的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下去。目前全省有一万多名技术指导员在开展工作,他们在基层努力推广新技术,促进了 16 亿元农业新增产值。咱省对农业科技体系构建越来越重视,给广大农民带来太实际了。

那么,在您身边,这些农技推广举措有没有切实影响到您或者周边的农事生产?快在评论里说说,觉得本文有用别忘了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