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五星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公布,甘肃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榜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甘肃榆中农业信息网_全国五星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名单_甘肃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近日,中国经济导报与中国发展网联合报道,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发布了2022年度全国五星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种植业)的名单。在这份名单中,甘肃兰州市榆中县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光荣上榜。

据了解,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创设于1980年,该机构以种植业为核心,提供一系列综合性技术服务,承担着全县农业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及推广工作。该中心内部设有多个部门,包括农技站、土肥站、蔬菜站、农环站、植保站以及检测站等,共计8个站室。编制内员工共计51名,其中技术岗位人员占据了绝大多数,占比高达96%。在这些技术人员中,有5位担任正高级推广研究员,20位是副高级农艺师,另外还有20位农艺师和5位助理农艺师。

甘肃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近期在多项工作中表现优异,包括成功实施双垄沟全膜覆盖集雨技术的试验研究、示范推广,以及旱作节水农业和基地建设;此外,还开展了优质、高产粮食丰产栽培技术的示范与推广,以及土壤改良、农业环境质量提升、马铃薯繁殖、农田集雨节灌、高原夏菜生产、病虫害监测与综合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等工作。因成就显著,该中心荣获了科技部、农业部、甘肃省政府、甘肃省农牧厅、兰州市政府、榆中县政府的表彰,共计30余项奖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枚,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两项,省级科技进步奖十七项,省级农牧渔业丰收奖八项,兰州市科技进步奖十项,县级科技进步奖四项。该单位先后荣获农业部、省农牧厅、省农技推广总站、省植保站、省农环站、市农委、市科协、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包括“全国农技推广先进单位”、“全国农田节水先进单位”、“全省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单位”以及“脱贫攻坚记功”等多个荣誉称号,共计32项。个人荣获各类奖项共计42项,同时有53位个人在众多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300篇学术论文,具体包括: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了18篇,取得了13项专利,并参与了14项甘肃省地方标准的制定。

据悉,自今年起,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已对全县22万亩旱作农业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进行了指导,同时,针对春小麦的扩种任务甘肃榆中农业信息网,提供了5000亩的技术支持。此外,借助中央财政对产油大县的奖励资金,助力油料作物扩大种植面积和提高产量,已建立2个万亩示范基地、2个千亩核心示范片和2个500亩良种繁育基地。同时,积极推动兰州百合优质种球繁育试验示范基地的建设,并指导全县7.4万亩百合种植,以及100多家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榆中县农技推广中心提供了技术指导和有力支持,截至10月底,榆中全县的蔬菜种植规模已超过36万亩,预计其产值将达到20亿元。开展丝绸之路寒旱地区蔬菜标准化工程,成功打造了蔬菜新种子新技术示范园区,引入了1356个新种子品种,协助举办了兰州高原夏菜新品展,构筑了高原夏菜高品质国内种业交流的优质平台,展示了我国蔬菜的优质品种,提升了兰州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种业影响力。全面提升了高原夏菜产业核心示范区的设施水平,借助农民丰收节、新品博览会等大型活动的举办,有效推动了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甘肃榆中农业信息网,并构建了持久稳固的品牌影响力。此外,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正全力推进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的试点工作,对县域内的土壤进行了全方位的检查,旨在掌握县域土壤质量的实际情况,为全省范围内开展第三次土壤普查提供可参考、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全力推进农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全县耕地质量显著提高,化肥使用量减少且效果显著。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产品质量监控、植物保护等领域,各项工作均高效完成。此外,定期举办冬春农民科技培训、专项业务培训等活动,累计培训及指导农户超过1万人次,发放科技培训资料超过1.5万册。

榆中县农技推广中心荣获“全国五星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荣誉,这充分彰显了该中心扎根基层、积极推广农业先进技术的显著成果。其卓越贡献不仅推动了榆中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还树立了甘肃基层农业农村工作的典范。

接下来,我们将全方位推进旱作农业和特色农业的标准化技术的研究、试验、示范以及推广工作。在此过程中,我们将特别关注百合种球优良品种的繁殖体系构建。具体到2023年,我们计划在南部山区新建一片面积达1000亩的百合种球“南繁北种”良种繁育基地,并且设立两个百合种球包埋技术的示范基地。经过三年的不懈奋斗互助县树人高级中学,我们力争将我县百合种球良种繁育基地的规模扩大至一万亩,这将为榆中北山地区的百合种植户提供充足的种球供应。榆中县农技推广中心的负责人李锦成满怀信心地如此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