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秋香副教授介绍:教育工作经历及联系方式,东北林业大学生命学院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辽宁林业科技_林木耐盐耐旱分子机理_东北林业大学罗秋香副教授

罗秋香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E-mail:qxluo@nefu.edu.cn

办公电话:0451-82191402

东北林业大学生命学院(新逸夫楼) 315b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96年9月至2000年7月,我在东北农业大学学习,主修农学专业,最终取得了农学学士学位。

2000年9月至2003年7月,就读于东北农业大学,攻读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取得农学硕士学位。

2003年9月至2006年12月,就读于东北林业大学,攻读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获得农学博士学位。

2007年至2010年期间,我在东北林业大学的盐碱地研究中心担任讲师职位。

2010年至2012年6月期间,在韩国翰林大学生命工学研究所(IBB)担任博士后研究员。

2012年6月至2018年12月,任职于东北林业大学盐碱地研究中心,担任讲师职务。

2019/1 –至今辽宁林业科技,东北林业大学,盐碱地中心,副教授

研究领域

在植物生理生态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范畴内,我主要从事的工作主要包括对林木耐受盐碱、干旱的分子机制进行探究,以及林木对逆境适应性的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讲授课程

担任本科生《蛋白质的奥秘》通识选修课讲师,同时为研究生授课《植物逆境生理与生化基础》等课程。

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为31500317,该项目由四倍体刺槐凝集素TRpL1的耐盐碱特性及其功能作为研究主题,实施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项目负责人为……

黑龙江省留学归国科学基金项目编号LC2013C10,项目名称为拟南芥ATPRP-a基因与植株耐盐性关系的研究,执行时间为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由某位研究员担任项目负责人。

教育部针对留学归国的学者设立了名为“41315401”的基金项目,旨在探究拟南芥中富含脯氨酸的基因ATPRP-a与植物耐旱能力之间的关联,研究时间跨度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项目负责人负责主持该研究。

中央高校设立的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C类项目编号为2572017CA10;该项目研究烯醇化酶ENO在四倍体刺槐耐盐碱能力方面的作用,研究时间跨度为2017年3月至2020年2月,由某位学者担任项目负责人。

中央高校的专项资金中,属于基本科研业务费的E类子课题编号为DL13EA04-03;该课题聚焦于拟南芥ATPRP-a基因在植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研究时间为2013年4月至2016年3月,课题负责人负责主持。

著作教材

柳参奎、管清杰、金淑梅、罗秋香,共同撰写了《2008东北盐碱斑植被恢复及资源利用》一书,该作品由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王金刚、张兴、管清杰、罗秋香等人合著的《2008园林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一书,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代表性及近期学术论文(*通讯作者)

邱香罗、穆鹏、张秀丽、裴磊、季雪梅、周华顺、孟凡娟*.通过比较四倍体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的线粒体蛋白质组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和超微结构分析,揭示了支撑其耐盐性的相关因素。BMC基因组学(2017)第18卷第648期。

袁草、刘香罗、田岩、孟凡娟* 对杏(李氏)的生理和蛋白质组学在干旱胁迫下的响应进行了分析。该研究发表于2017年《BMC植物生物学》第17卷第53篇,作者为共同第一作者。

孟凡娟、罗秋香、王秋雨、张秀丽、齐振华、徐福玲、雷雪、曹媛、周华顺与孙广宇*。在二倍体和四倍体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叶绿体中,对盐胁迫的生理和蛋白质组学反应。科学报告(2016)6:23098 | DOI: 10.1038/srep23098(均为共同第一作者)。

Hyok Chol Kim、Mu Peng、Shuo Liu、Yaojie Wang、Zishuo Li、Shidong Zhao、Shuanghui Li、Hong Quan、Qiuxiang Luo(通讯作者)、Fanjuan Meng在《生物化学系统学与环境学》杂志(2018年第80卷)发表的研究论文中辽宁林业科技,通过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三门峡市农机农垦发展中心,揭示了Herpetospermum pedunculosum在青藏高原海拔梯度上的适应性。

文家李、秋香罗、李华金*的研究指出,刺五加提取物对果蝇肠道免疫具有保护作用。该研究发表在《民族药理学杂志》2013年第146期,页码为257至263。

白杨、李科、邵杰、罗强、金立华。菊花提取物能改善由高果糖饮食引发的果蝇代谢紊乱。实验治疗医学杂志(2018)第16卷第3期,2564-2572页。文献编号:10.3892/etm.2018.6470。在线发表日期:2018年7月18日。

E. H. Ahn、Dae W. Kim、D-S. Kim、S. J. Woo、H. R. Kim、J. Kim、S. S. Lim、T-Ch. Kang、D. J. Kim、Qiuxiang Luo、W. S. Eum、H. S. Hwang、S. Y. Choi*等人研究了左旋舒必利,即(S)-(-)-5-氨基磺酰基-N-

(1-乙基-2-吡咯烷基)甲基

2-甲氧基苯甲酰胺能够提升PEP-1-核糖体蛋白S3在体外及体内的转导效率,相关研究发表在《BMB reports》杂志2011年第44卷第5期,页码为329至334。

刘丽,黄福林,罗强,庞红艳,孟凡杰*,关于四倍体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对cDNA-AFLP分析的响应研究,非洲生物技术杂志,2012年,第11卷第13期,第3116-3124页。

邱湘罗,高野哲男,刘深魁*. 碳酸胁迫下柳叶菜属植物叶片的蛋白质组学分析。细胞生物学与生物物理学报。2012年,第2期,第1-11页。

罗秋香、管清杰、金淑梅、柳参奎共同撰写了关于植物耐盐性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的论文,该文发表于《分子植物育种》杂志的2006年S2期,页码为57至64。

黄鑫、孟凡娟、李静、罗秋香和权红共同开展了一项研究,题目为《西藏地区不同种源光核桃的抗旱性比较研究》,该研究发表在2018年第1期的《辽宁林业科技》杂志上,页码为8至12。

廖栩、何明良、张素艳、马海燕、王旭辉、罗秋香和管清杰共同研究,探讨了小球藻亲环蛋白A的酶活性,并分析了其过表达对拟南芥抗盐性的影响。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研究》杂志2017年第5期,页码为722至729。

管清杰与罗秋香共同研究,探讨了紫穗槐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方法,并成功构建了再生体系。该成果发表在2009年第6期的《辽宁林业科技》杂志上,页码为8至11。

杨春雪、罗秋香、卓丽环、柳参奎共同研究了NaHCO3胁迫对星星草根特异表达蛋白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初步鉴定。该研究发表在《分子植物育种》杂志2008年第4期,页码为669至674。

成果获奖

柳参奎、张欣欣、罗秋香、金淑梅、于耸,他们专注于东北盐碱植物的研究,成功挖掘了抗旱、耐盐碱的特异基因,并深入探究了抗逆机理,这一成果荣获了2011年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奖的二等奖。

柳参奎、张欣欣、罗秋香、金淑梅、于耸五人团队,专注于东北盐碱植物的研究,成功挖掘了其抗旱和耐盐碱的特异基因,并深入探讨了抗逆机理。该成果荣获了2011年度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奖的一等奖。

授权专利

柳参奎、张欣欣、管清杰、刘滨、马书荣、金淑梅、罗秋香、杨春雪、于耸、李莹等人共同研发的“植物动态均一培养和表形采集装置”已获得专利,专利编号为ZL201220706967.6,该专利于2013年1月30日获得授权。

柳参奎、南桂仙、王连勇、罗秋香、张欣欣、管清杰、马书荣、金淑梅、李莹、于耸等人,成功构建了一种针对FOX hunting蒙古柳的农杆菌cDNA文库。该成果已获得专利,专利号为ZL201210447250.0,并于2014年7月正式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