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发通知:严格农机购置补贴纪律,加强监督检查

本网消息,近期,农业部发布了一则通知,强调各地农机管理部门需对农机购置补贴的执行纪律进行更加严格的规范,并需对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检查。

农业部发布通知强调,近期我国对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的资金投入显著提升。在2004至2010年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高达354.7亿元,用于补贴购买各类农机具共计1108万台(套),这一举措有效推动了规模以上农机工业产值的年均增长,增速超过了20%。推行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不仅实现了惠农利工、推动产业发展、助力农民增收的多重效益,而且对于提升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增强农业的整体生产、抗风险及市场竞争能力,推动农业的稳定增长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以及促进内需扩大和农机工业及服务业的振兴,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确保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严格执行,强化反腐倡廉工作,农业部与财政部持续推出新的制度规定,并多次重申相关纪律规范。总体来看,各地在执行政策方面表现良好。然而,部分地区的政策执行与监管力度不足,甚至出现了违法违纪现象2025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执行情况 __2025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农业部发布通知,着重指出农机购置补贴系国家及党派关键性的扶持农业、惠及农民的政策,旨在加速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助力现代农业建设,并对促进经济稳定快速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机化管理部门需深刻认识到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重要性,务必强化政治立场、全局观念、风险预判和担当精神,将严格执行农机购置补贴的纪律规范、严谨规范操作流程、加大政策执行力度视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关键所在。领导层需亲自负责,主管人员需全力投入,务必确保工作得到有效推进,取得显著成果,以确保党和政府安心,并满足人民群众及农机企业的期望。

农业部门责令各地方农机管理部门立即在本部门范围内广泛开展一场以“廉洁从政、恪守纪律、规范作业”为核心的反腐败和廉政教育警示活动。通过选取某些地区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执行期间出现的违规违法行为作为反面案例,对各级农机管理部门的员工进行教育和警示。将推行购置设备补贴措施与反腐败工作、改进政府作风与行业风气以及争先创优活动紧密相连,共同进行规划、共同执行、共同监督、共同评估。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执行情况 __2025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农业部提出,各地农机化管理部门需切实负责,深入开展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执行的自查自纠工作,着重审查“五项制度”、“三个严禁”、“八个不得”、“四个禁止”等具体规定的执行效果;特别关注《农业部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机服务收费的通知》的执行落实;严格审查基层农机化管理部门,尤其是县(市)级工作人员的廉洁自律和执行政策规范性;特别关注补贴资金分配量较大的县(市)、关键审批环节以及补贴资金申请量大的机型补贴情况;同时,严格审查监督制约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各地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线索,必须彻底追查;对于核实无误的案件,必须严格追究涉事人员的责任;若涉嫌犯罪2025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则应移交司法机关进行处理;对此类问题,绝不容忍任何姑息行为。

农业部提出,各地农机管理部门需举一反三,深刻反思少数地区农机购置补贴违规违法事件的惨痛教训邢台市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中心,对各项工作、各个环节进行细致排查,识别本地区在执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时可能出现的腐败风险,致力于建立一套完善的农机购置补贴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必须切实强化对农机购置补贴相关岗位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尤其是对县级(市)农机化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的监督与约束。同时,需加强与纪检监察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构建并完善农机购置补贴实施监督的持续有效机制。需增强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细节、受补贴对象以及补贴设备等相关政策信息的透明度,积极推行“公开透明”的操作模式,并主动迎接来自社会、民众以及舆论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