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新沂时集镇大棚桃花绽放,物联网技术助力种桃轻松

在农业这个传统行业里,新沂市却玩出了新花样,“物联网+”和“大数据”这些时髦东西的介入,使得农业生产翻天覆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咱好好聊一下!

新词频现种桃新体验

在跟人交流种桃经时,王开志嘴里一连串新奇的词汇往外蹦,什么远程控制、水肥一体化,怪唬人的。用上智慧设施后,他种桃相当惬意,每天棚里溜达溜达,指导下工人,瞅瞅桃树长势就完事。有了“物联网”和“大数据”精准加持,他家桃树亩产能达到3000 - 4000斤,按新沂水蜜桃的行情,每亩效益6万 - 9万,是露天栽植的5 - 10倍,着实让人惊叹!

科技赋能农业新模式

新沂市农委主任魏联善提到农业物联网控制系统,过去农民搞农业生产大多靠经验。而近些年,“物联网+”农业生产模式推行开了,通过对规模化基地各种数据采集分析,农民生产从“靠天吃饭”变成精准的“看数生产”。这转变可大了去了,让农业生产变得精细又高效。就像一个原本凭运气航行的船只,现在有了精准的导航。

切花菊的精准种植法

农业物联网控制系统_新沂水蜜桃种植模式_智慧农业物联网技术

3月12日走进棋盘镇马广进的切花菊种植基地,那菊苗长得可旺乎了,每个品种前都挂着“品名”。他说鲜切花生产可是按“数据”来的,每天花卉生长状况手机上传到信息平台,浇水施肥都照数据指示。智慧农业系统物联网管控中心的大屏上,大棚环境数据实时显示,能自动调节温、湿、光等,保障鲜花产量品质。他牵头的合作社出口鲜切白菊每年稳定在1200万 - 1500万枝,80%卖到韩国,20%运往日本,厉害极了!

以数据锁定种植方向

菜贱伤农、果贱伤农常发生,农民种地前想了解市场太难了。2月25日,新沂市阿湖镇练马村农民尤风通在田头就把菜卖了,一个大棚青莴苣纯利润一万多。“专家”就是农产品销售大数据,年初驻村干部分析市场数据,建议种青莴苣,贫困户张金红也说大数据让种地不盲目了。有了大数据撑腰,农民好像手里有了张准头十足的地图。

多产业铺开数据之路

农业物联网控制系统_新沂水蜜桃种植模式_智慧农业物联网技术

如今,新沂市多个农业产业都有了数据的影子。水蜜桃、葡萄、花卉、蔬菜产业遍布着近100个物联网控制点。越来越多农民运用“大数据思维”,农业生产从“靠经验”走向“靠数据”,从粗放变得精准,这条数据之路不断拓宽延伸,处处充满生机和希望。

农业变革带来新气象

在新沂市,农业有了“物联网”和“大数据”的帮忙,真的彻底改变了模样。农业不再是我们刻板印象中那个“土里土气”的样子,变得高科技又精准。以前农民担心产量担心销路,现在有科技加持农业物联网控制系统,生产有方向,销售有盼头。这场变革给农民的“钱袋子”和生活都带来了新变化,农村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各位朋友,你们那儿的农业有这样的变革吗?快来评论说说,记得点赞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