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着手建构乡村农业发展用地体系,多种用地类型待完善

在人们一直期盼乡村农业能发展得更好之时,国家层面开始搞事情,着手建构基于“类型、方式和管理”的乡村农业发展用地体系,这可是关乎乡村未来的大事,到底能带来啥变化,咱接着看。

多样用地性质及投资主体

乡村里有5 - 6种属性不同的建设用地,每一种的投资者都各有规定。那些集体建设用地,唉,至今都缺少完善的建设管理制度体系。像村庄周边点状供地,是国有建设用地性质,由政府或者企业来投资;而农业附属设施用地,虽是在农业生产用地上可建房子的非建设用地,但它有集体所有或者国有两种情况,投资者可以是个体农户、农民合作社、农场或者农业生产企业

建设用地指标分配_农业养殖_乡村农业用地体系

产业用地的矛盾现状

过去执行工业优先、城市优先发展政策后,问题就出来了。好多工业、商业、房地产用地都来自农业、农村的土地。那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这些农村三产融合的富民产业,多年来一直喊着用地难,现实是很难拿到用地指标。呼吁了这么多年,可用地指标就是不好弄到手农业养殖,乡村产业开展起来可太难

农业养殖_建设用地指标分配_乡村农业用地体系

用地指标与保障比例

文件作出规定,新编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得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专门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省级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也得安排至少5%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这可是给乡村产业发展用地带来了新希望之前没这些保障的时候,乡村产业的开展就像缺了腿一样。

配套设施建设用地问题

建设用地指标分配_乡村农业用地体系_农业养殖

乡村产业光有地不行,还得有配套的辅助设施建设用地。去年还大力整治了不合法的大棚房,现在新政策开了个口子,让富民的乡村产业有配套设施建设用地。以前农业种植养殖配建建筑物占的地是模棱两可的,现在政策明确了,属于“农用地”管理范畴农业养殖,由农业农村部门主管,这让事情一下子清晰多

农业设施用地使用耕地情况

以前农民搞种植业、养殖业要辅助设施用地,是不允许占耕地的,现在政策放宽。农业设施用地能使用耕地,甚至永久农田也能占,不过占了的得从其他地方补回来。政策强化了监管,禁止以农业设施用地为名进行非农建设,这既给了农民方便,又规范了用地。而且生猪养殖用地政策之前也给调整过,取消附属设施用地15亩上限,但不能超养殖项目用地规模7%,特殊情况也是可支持的。

休闲农业等产业用地困境

建设用地指标分配_乡村农业用地体系_农业养殖

“大棚房”清理时其实把种植基地配套设施用地情况摸清楚了,还给了标准和界限。休闲农业园区用地一直是个棘手问题,去年清理“大棚房”,很多针对的就是休闲农业违建,这也侧面说明休闲农业等产业在用地这一块矛盾很大

朋友们,你觉得这些乡村农业发展用地政策能真正解决乡村产业发展的用地难题吗?要是觉得文章有用,别忘了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