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在武汉举办的第四届中国规模猪场智造论坛由华中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期刊中心牵头,而《养殖与饲料》编辑部则负责具体承办。此次盛会,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张改平、印遇龙、赵春江、陈焕春五位专家,分别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参与了讨论。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教授陈焕春进行演讲
本次论坛聚焦“智慧、智库、智造”这一核心议题。在持续一天半的会议期间,共安排了13场高质量的学术讲座。这些讲座的主题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健康养殖、猪病防治、炎症管理、种猪培育以及数字化精准养猪等多个领域。华中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期刊中心主任范敬群先生担任了论坛开幕式的主持人。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兼组织部部长李向东先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开幕致辞。他强调“食为民生之本,猪粮稳则天下安”,在养殖领域,养猪业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他指出,相较于以往,养猪业如今更加依赖于科学技术的支持。要有效应对猪周期带来的挑战,必须整合多学科的知识与智慧。
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的院长赵书红教授担纲了学术报告的主持工作。中国工程院院士、龙湖现代免疫实验室的负责人、以及曾任河南农业大学校长的张改平教授,在论坛上以《有关疫苗的几点思考》为题进行了线上演讲。他选取新冠疫苗作为分析的起点,提出疫苗的“卡脖子”问题实质上是“卡思想”的问题,强调动物机体所拥有的免疫潜力非常强大,这种潜力足以支撑数百种疫苗的研发。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兽医处的负责人何年华发表了题为《“五链”打造生猪产业发展‘新高地’》的演讲。他指出,湖北省虽然是我国畜牧业的重镇,但生猪产业在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生态链以及保障链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确保生猪的稳定生产和供应,已成为湖北省当前亟待解决的民生关键问题。要如同重视粮食生产那样重视生猪生产,全面实施新发展理念武汉华农大畜牧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借助工业化推动生猪产业实现转型升级,致力于全产业链的拓展,着力培养和引进行业领军企业,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并强化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措施武汉华农大畜牧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邢台市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中心,以此来弥补产业中的不足之处。(梁永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