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处罚信息所披露,首农畜牧因排放物管理不当导致环境污染而受到处罚。而且,该公司还遭遇了多次小额环境处罚,这些处罚大多源于其装载机和清粪车的排气烟度超过了规定的限制值,以及未对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信息编码和登记。
据悉,自2022年初起,三元股份成功以11.28亿元的价格收购了首农畜牧46.36%的股份。这一收购行动完成后,三元股份在首农畜牧的股权比例达到了51%。此举使得三元股份得以实现乳制品企业与奶源上游的整合,从而显著提升了其在奶源上游的实力。
然而,在首农畜牧被收购之前,它就因排放量超标等问题遭受过处罚;即便如此,收购之后,该公司依然存在环境违规违法行为。针对这一情况,三元股份有必要强化对旗下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管理,并努力提高企业的持续发展水平。
食品营养健康表现、产品安全与质量待提升
在社会责任方面,MSCI对企业在保障产品安全、提升产品质量以及挖掘营养健康潜力方面的表现尤为重视。通过查阅《三元股份2024年ESG报告》,我们可以发现,三元股份将食品安全与质量、食品营养与健康问题视为最为关键的议题。
三元股份强调,其一贯坚持“诚信为基,品质为纲,创新引领潮流”的核心理念,并将满足顾客需求视为己任。公司通过负责任的采购确保原料质量,对产品质量实施严格监管,依靠创新研发推动行业发展,致力于生产安全、营养、健康的乳制品,彰显了民族乳业的职责与担当。
尽管三元股份把营养与健康视为关键议题,但在其ESG报告中,这部分内容的表现却显得较为零散。公司主要在产品创新这一板块中阐述了营养健康的相关工作,并强调了对市场需求在营养健康方面的深入考量。
然而,与蒙牛和伊利相比,三元股份在报告中对食品营养与健康方面的阐述显得较为简略,且内容分布较为分散。反观蒙牛和伊利,它们都将营养健康作为独立章节,并对公司在这一领域的表现进行了系统性的论述。
来源:《蒙牛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
来源:《伊利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
来源:《三元股份2024年ESG报告》
在产品安全与质量领域,三元股份严守食品安全的基本原则,将对于质量安全的追求贯穿于整个产业链和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一个环节。在具体运营过程中,公司持续增强对质量安全的监管能力,并主动推进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体系向全面认证迈进,确保其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动力。
三元股份近期在食品安全领域遭遇了问题。2018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指出,三元股份的子公司河北三元在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生产许可条件维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以及检验能力等方面存在四项不足。此外,另一家子公司唐山三元也因为生产场所及设备卫生状况不佳,以及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而被通报批评。
除此之外,在黑猫投诉这个平台上,三元股份同样遭遇了多起投诉,这些问题包括牛奶变质、产品中发现异物、销售临近保质期或已过期的商品,以及服务态度不佳等。
业绩下滑、缺乏大单品
在治理方面,MSCI在ESG评级中对企业治理的评估占比超过30%,然而,三元股份在此领域的表现并不理想。在2024年上半年的业绩说明会上,公司对此作出回应,指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工厂布局不合理、产品种类过多、缺乏主打产品以及机构人员配置等方面的问题。
三元股份起源于1956年设立的北京市牛奶总站,随后更名为北京市牛奶公司。1997年,北京三元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至今已有将近七十年的历史。该公司旗下经营着低温鲜奶、低温酸奶、常温牛奶、常温酸奶、奶粉、奶酪、冰淇淋等多个产品系列,涵盖了“三元”、“极致”、“八喜”等多个知名品牌。
公司不仅拥有北京麦当劳的部分股份,从而能够分得一部分收益,而且凭借这些宝贵的资源,三元股份一度成为了乳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在顶峰时期,其在北京的牛奶市场份额高达80%。
尽管三元股份曾是区域乳业的领军企业,但如今它在该领域却逐渐落后。与同样源自地方的知名品牌光明乳业、新乳业等相较,三元股份显得相形见绌。光明乳业在2014年实现了超过200亿元的营收,而新乳业在2022年的营收也成功突破百亿大关,反观三元股份,至今尚未达到百亿级别,其规模已连续多年在80亿元上下波动。
自2021年创下盈利历史新高以来,三元股份的营业收入逐年下降,其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也出现了较大的波动。进入2024年,公司的营收达到了70.12亿元中国 畜牧 公司 销售,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0.73%;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5481.18万元,同比下降了77.44%。特别是,其核心市场——北京市场的营收大幅减少至34.36亿元,同比下降了28.79%。步入2025年,市场下滑态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4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9.45%。
行业专家指出,三元股份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可能源自之前在多元化投资上的失败。在2016年到2022年的这段时间里,公司频繁地实施了大规模的并购行动,其中包括斥资13.05亿元收购了艾莱发喜90%的股份、与复星集团合作以6.25亿欧元的价格购得了法国St Hubert的全部100%股权、以11.29亿元的价格取得了北京首农畜牧的控制权,以及用7005.4万元的价格买下了太子奶剩余的40%股份。然而,这些并购并未如预期般推动公司营收增长,反而引发了公司负债和商誉的显著上升。
值得一提的是,三元股份正积极进行自救的尝试。自2022年开始中国 畜牧 公司 销售,该公司便着手进行资产剥离互助县树人高级中学,在2022年至2023年间,公司通过放弃投票权、转让股权等手段,不再将SPV卢森堡、首农畜牧纳入合并报表,并从业务中剔除了涂抹酱和畜牧部分。在2024年的中期财务报告里,三元股份首次提出了“精简产品种类”这一理念。该公司强调,他们一直在对产品线进行精细化调整,而在上半年的退市产品中,占比接近20%的产品种类已被精简。
在缩减业务范围的过程中,三元股份致力于加强液态奶、固态奶等核心收入渠道的稳定性,并将旗下的艾莱发喜(主打产品为“八喜”冰淇淋)定位为关键发展的冰淇淋业务板块。尽管如此,三元股份目前尚未拥有伊利安慕希、君乐宝悦鲜活那样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爆款产品,市场引爆力有待提升。即便是目前较为知名的八喜冰淇淋,也正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2022中国冰激凌&雪糕行业趋势报告》揭示,伊利、和路雪、蒙牛以及雀巢四巨头共揽下了整个行业51%的份额。相较之下,三元股份旗下的八喜仅占市场份额的6%。此外,中街、东北大板、马迭尔等品牌正加快其全国布局和电商化进程,这无疑对八喜的生存空间造成了压力。
八喜致力于深耕中高端市场领域,尽管用户忠诚度较高,但其销售领域主要集中在一线和二线城市。对于冰淇淋产品而言,对冷链物流的严格要求增添了额外的难度。虽然线上销售渠道能够带来一定的增长,但发展空间已经相对狭窄。
三元股份,作为一家地方乳制品企业,其首要目标是稳固北京这一核心市场,因为只有在这一市场取得成功,才能有足够的资源和精力去拓展全国市场。至于艾莱发喜未来能否帮助公司业绩实现新的飞跃,这还需要时间的验证。
参考资料:
《资本风云丨近70年没出大单品,谁耽误了三元?》;子弹财经
《三元股份:瘦身就能快跑?》;于见专栏
《三元股份削减20%产品线后:本年度前九个月营收下降,净利润扣除特殊项目后激增近两倍》;时代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