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供求网站有哪些,2024年农产品总产量已突破21亿吨,初级农产品在流通环节的价值更是高达5.5万亿元人民币。然而,由于农业生产与消费区域分布广泛,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遭遇了诸多挑战。比如,市场信息存在不对称现象,数字化水平较低,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供需之间的不匹配。除此之外,农产品往往具有易腐的特性,且极易受到诸如天气等不可预测的自然条件的干扰,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农产品的供应稳定性造成影响。
为了克服农产品流通环节中的诸多难题,自2011年成立以来,一亩田不断在这一领域深入耕耘。经过约14年的不懈努力和积累,该企业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农业B2B交易市场,并且近期正积极向资本市场发起挑战。
智通财经APP注意到,6月9日,一亩田首次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其首次公开募股(IPO)的公开版申请,即F-1文件。该公司计划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使用“YMT”作为股票代码进行上市,并由老虎证券担任此次上市的主承销商。尽管公司计划最多筹集4000万美元的资金,但关于具体的股份发行数量和发行价格,目前尚未对外公布。
从业绩表现来看,一亩田尚未达到盈利状态,然而到了2024年,其亏损幅度已显著减小。具体数据显示,该公司在2023年和2024年的收入分别达到了1.88亿元和1.61亿元(均为人民币),而同期内的净亏损则分别为1.06亿元和3494.1万元。一亩田公司透露,所筹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推动技术研发、市场范围的扩张以及业务模式的创新,此举旨在进一步增强该公司在全球数字农业领域的领先地位。
打造“信息撮合+交易闭环+产业链赋能”的综合服务体系
根据招股书中的信息,经过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长期耕耘,一亩田已经构建了四大业务板块,它们包括数字农业商贸服务、农业采购与贸易服务、智慧农业,以及一系列其他的数字农业解决方案。
具体分析,数字农业商贸服务构成了“一亩田”的核心业务板块,这一业务主要依托“一亩田”和“豆牛”这两款应用程序来展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正式上线的“一亩田”APP互助县树人高级中学,它是一个农产品B2B全链条的综合性交易平台,涵盖了从产前信息匹配、产中过程管理到产后交易的全过程。“豆牛”APP主要致力于服务线下批发市场,是一个专业的代卖平台,专门为卖家和批发摊主搭建沟通桥梁,它专注于批发市场的商品流通环节,旨在满足农产品批发过程中下游交易者的需求。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一亩田的服务范围已扩展至我国内地超过340座城市及2800多个县域,实现了对65%以上的一级与二级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全面覆盖。在这一年里,该平台共推出了约2100万个SKU,为超过3800万商户提供了服务。
约1.47亿次搜索得以实现,5.83亿次电话和即时消息沟通展开,更有超过1.87亿次潜在交易达成。这一切,使得77万家卖家与600万家买家在农产品供应链中实现了精准、动态、实时的信息对接。
在智慧农业领域,一亩田于2023年携手当地商业伙伴,开启了智慧农业的新篇章。他们依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种植农产品。一旦试种的农产品取得成功,一亩田便将运用创新的种植技术,进行大范围的规模化生产。接着,借助公司提供的数字农业商务服务,这些产品便能在线上线下同步推广,面向具备区域或批量采购能力的农产品买家、批发商以及商家进行销售。
一亩田在2024年涉足农业采购与贸易服务领域,推出了“沃来逍”品牌,并致力于加强供应链管理。该业务旨在打造一个农产品经纪人网络,网络中的众多活跃于全国乡村的产地经纪人能够为采购商提供从产品筛选、质量检测到物流运输在内的全方位一站式服务。截至目前,一亩田已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12家线下门店,这些门店在产地与商户之间推动了农产品贸易活动的开展。
在其他数字农业领域,一亩田不断深化本地化服务组合,自2019年开始,公司便通过提供咨询服务、品牌推广以及数字农业培训项目,助力那些专注于单一农产品的可扩展农业生产基地。与此同时,公司还自主开发了数字农业系统,并通过提供信息及品牌推广服务,实现了价值的转化。
从上述四大业务板块可以明显看出,一亩田的业务布局已实现从公司早期信息服务阶段向涵盖农业全产业链的综合服务体系的转变,这一体系包括“信息撮合”、“交易闭环”以及“产业链赋能(针对种植端与供应链)”。从收入构成的角度分析,目前一亩田的主要收入渠道集中在数字农业的商贸服务以及其他的数字农业解决方案上,到了2024年,这两项业务的收入比例将分别达到94.6%和5.4%。
显而易见,数字农业商贸服务构成了田地收入中的绝大部分,其业务范畴涵盖了会员服务、增值服务和交易服务三大板块。到了2024年,这三类服务的收入占比分别是59.3%、32.6%和2.7%,其中交易服务的收入相对较低。
招股书资料显示,一亩田在2024年的收入同比减少了14%,降至1.61亿元农业供求网站有哪些,这主要是由于数字农业商贸服务的短视频功能被禁止使用,进而引发了月活跃用户数量和业务转化率的下滑,使得该业务期间收入减少了10.7%;此外,由于政府相关项目的缩减,其他数字农业解决方案的收入也大幅下降,减少了47.5%,最终降至870万元。
收入降幅达14%的一亩田,在2024年实现了净亏损的显著收窄,这主要得益于期内收入成本的降低,降幅高达37.9%。同时,公司的三项费用支出也出现了显著下降,具体表现为销售与营销费用同比减少了7.4%,一般及行政费用下降了59.1%,研发费用则同比减少了20.3%。收入成本和三项费用开支均呈现下降趋势,一亩田在2024年的净亏损显著减少,从1.06亿降至3494.1万元。这一变化表明,公司净亏损的缩小主要是由于业务拓展遭遇瓶颈,进而导致公司削减了各项开支。
受益于农业B2B数字服务市场的高速成长
从产业角度分析,得益于政策的扶持以及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以及数字支付等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农业产业得到了显著的促进,与此同时,农业领域的B2B平台也应运而生,并持续壮大。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揭示,近年来,我国农业领域的B2B交易平台交易额显著攀升。至2024年,这些平台的商品交易总额(GMV)已高达1327亿元人民币。相较2020年的数据,这一增长趋势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达到了15.0%。
农产品标准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直接采购模式的广泛应用,以及冷链物流等流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共同推动了农业B2B平台的持续增长。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到2029年,我国农业B2B平台的商品交易总额(GMV)有望达到2842亿元人民币,且在2024至2029年期间,其复合年增长率预计将达到17.5%。
数字农业商务及多元化服务构成了B2B平台的核心功能,而B2B商品交易额的稳步上升,则为数字服务领域的拓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究报告,到2024年,我国农业B2B数字服务市场的整体规模已攀升至16.3亿元人民币,且在2020至2024年期间,其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54.5%。农业B2B平台的开发涵盖了供应链管理系统、数据分析、营销自动化等多种多元化与高效的数字工具及解决方案。据此预测,农业B2B平台数字服务市场的整体规模有望达到67.28亿元人民币。同时,从2024年至2029年,这一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预计将达到36.7%。
若依据2024年的月活跃商户数量来衡量,一亩田已然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农业B2B交易市场。它无疑将享受到农业B2B交易额不断攀升的利好,同时也能从数字服务领域的迅猛发展中获益。然而,一亩田在经营过程中所遭遇的困难同样不容忽视。
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在农业B2B领域,阿里1688、京东等综合型巨头占据主导地位,而且这些巨头的市场集中度还在不断上升;与此同时,中农网、美菜网、冻品在线、海上鲜等垂直型平台正专注于细分市场,而区域型平台也开始在本地市场寻求突破。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一亩田如何构建独特的竞争优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产品电商平台在盈利方面面临较大挑战。这主要是因为成本高昂、标准化程度低、供应链结构复杂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等多重因素所导致。盈利难题已成为农产品电商平台的突出问题。因此,寻求创新的商业模式,构建多元化的增长点,对于这些平台来说显得尤为迫切。目前,一亩田已构建起“信息撮合、交易闭环以及产业链赋能(涵盖种植端与供应链)”的综合服务体系,其初步框架已经形成。然而,能否在产业协同中不断挖掘出新的增长点,这将成为一亩田实现盈利增长和提升平台价值的关键所在。
除此之外,一亩田面临着高负债的困境亟待解决。由于尚未实现盈利,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扩张,资金逐渐被消耗殆尽,负债水平也随之不断攀升。根据招股说明书披露,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一亩田的总资产为6102.3万元人民币,而总负债高达4.96亿元,这一负债数额远远超过了公司的总资产。在负债部分,依据摊销成本计算,股东所提供的贷款数额达到了2.49亿,这相当于股东向一亩田运营提供了大额借款。然而,这一事实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股东对于一亩田未来的成长前景充满信心,并且具备推动一亩田进一步壮大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