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车、拖拉机、无人机:三代人演绎不一样的春耕画卷

手扶拖拉机配套农机具_平板车 拖拉机 植保无人机春耕_山西万荣县农业机械化发展

你能想象不,从挑着担子送农肥到操控无人机春耕,这农业发展的变化那简直是天差地别今天就给大伙聊一下丁成敏一家三代人的春耕故事。

祖辈手动劳作

66岁的丁成敏爷爷,那可是经历了咱中国农业发展最初的苦日子。1952年那时候,中国的拖拉机少得可怜,还不到2000台。他最开始的时候,挑着担子走村串户收集农肥,然后再费力地挑到地里去。那可真是老辛苦了后来,他狠狠心花了100来块钱买了个平板车,可就算用了平板车,一上午也不过才拉5趟。你们想想看,那4亩地,得拉整整40平板车农肥工作量真的太大了。

父辈小型机耕

到了20世纪90年代,好日子好像稍微来了点。拖拉机在中国农村开始普及。我跟你们讲,1991年,丁成敏爷爷就借了4000块钱,咬咬牙买了一台小型拖拉机。这从那时候起,他春耕就轻松了不少。那段时间,中国平原地区开始热热闹闹兴起农机热,好多跟丁爷爷一样的农民都告别了人拉手耙的苦历史。他的大儿子丁全伟跟他不一样,丁全伟是在机耕堆里长大的新一代农民,对最传统赶牛犁地和拉平板车送肥这种老式的春耕都没啥记忆了。

中年农机扩张

1998年的时候高中毕业的丁全伟回家务农。那个时候家里都已经有一台20马力的小拖拉机。这丁全伟就不安分于只给自己家耕地他出去当了一名农机手,专门给人家提供耕作服务。后来,农业机械的好处可太明显了,又能解放人力又能提高生产效率。他们家种的地一下子就从4亩呼呼增加到300亩。随着种地面积增多手扶拖拉机配套农机具,他不再只想着给家里种地种粮,而是开始打起了搞农机服务这门生意的主意。有了财政补贴,他胆子更大了,购置了不少先进的设备。就比如说以前人工播种10亩地那可是要辛苦一周时间,现在有机械设备手扶拖拉机配套农机具,一天就能够轻松搞定,而且种地的时候直接就能施肥了,小麦产量那是直线上升达到了900斤。后来他家流转的土地面积达到600多亩,合作社也越来越多人,有50多名成员,种地打药施肥这种活都实现全流程机械化。

山西万荣县农业机械化发展_手扶拖拉机配套农机具_平板车 拖拉机 植保无人机春耕

孙辈智慧耕种

到了丁泽辉这一辈儿,啥叫技术流人家是明明白白。今年3月26号就在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荣河镇,丁泽辉在地里进行他的第一次春耕。正是给小麦打药的时节,跟他爸爸那时候开着农机打药可就完全两个概念。这小伙子也不费啥劲,就在平板上设定个路线,按一下按钮,那植保无人机像长眼了一样,自动巡航把活给麻利完成。“机器代替人工只是农业现代化的第一步。现在智慧农业发展得跟火箭似的,数字化、机器人、大数据监测,才是他们新农人春耕该有的模样!”像咱丁泽辉这些新时代年轻人,脑子里都是这些新东西

政策助力前行

根据农业农村部给出的数据和规划到2025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那要达到75%。从一个农户发展的历程能够看出来,国家的政策和帮扶在这中间起到了关键作用。比如说之前说的财政补贴,不就是让农民能买得起先进农具么,农业才有机会更好发展。咱就放心,有国家帮衬着,以后农业肯定能步步向前,奔向现代化的。

见证发展未来

这一家三代的故事可不止是关于他们自己家种地的事,它完整见证了中国农业这些年跌宕起伏朝着现代化加速发展的历程。以前是老牛拉破车一样一步步慢慢向前走,现在,跟坐火箭一样,用科技的力量飞速发展!丁家人就是普普通通农户家庭,跟咱很多人的爷爷奶奶爸爸子女家里其实差不多他们身上就能看到全国农业变化。从爷爷挑着担子劳作到爸爸操作大型农机,再到丁泽辉玩的智慧型农机春耕这么大的跨越。这些真是在时刻鼓舞着年轻一代新农人心里激情澎湃!你想想啊这多带劲儿

不知道看到这儿,你有没有觉得中国农业未来可期?快来评论说说,顺便给文章点个赞或者分享给更多朋友看!

山西万荣县农业机械化发展_手扶拖拉机配套农机具_平板车 拖拉机 植保无人机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