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山水怡人的塞上鱼米之乡,全力打造中国塞上硒谷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中卫之地,山水秀丽,风光旖旎,其农业资源得天独厚,得益于黄河的灌溉之便,自古以来便享有“塞上粮仓”的美誉。经普查发现,中卫富硒土壤覆盖面积达1674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0%,具备绿色富硒、连片分布、硒含量丰富三大优势,这使得中卫在发展富硒功能农业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硒,作为人体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扮演着抗癌、抗衰老、解毒重金属等多种关键角色,更享有“长寿元素”的美誉。中卫市凭借其丰富的天然资源,积极推行创新驱动、脱贫致富、生态建设“三大战略”,旨在宁夏地区率先步入农业3.0时代,重点推进“一带两廊”的空间布局规划,全力打造“中国塞上硒谷”。

自2017年11月起,中卫市将推进功能农业发展视为推动乡村产业繁荣和农业高水平发展的关键举措。市、县(区)两级农业农村部门紧密围绕“一中心、三基地”的建设目标,着力进行规划编制、开展普查工作、引进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基地、拓展市场渠道、打造知名品牌,从而实现了富硒功能农业发展的重大突破。截至目前,已建成25万亩的富硒产业标准化示范基地,成功打造了22个富硒产业示范园,同时,富硒农产品种类也得以拓展,涵盖了枸杞、苹果、蔬菜、水稻、小杂粮、马铃薯以及食用菌等8种品类。

科学系统规划 推动功能农业发展

从追求高产农业以确保“温饱”到倡导绿色农业保障“食品安全”,目前聚焦于实现“健康饮食”和“保健养生”的功能农业,正逐步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关键趋势。

硒元素对人体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依据最新规定,成年人每日饮食中应摄取的硒含量应在60微克到400微克之间。我国是一个硒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大约三分之二的地域存在硒含量不足的问题,而中卫则被誉为一块富含硒元素的宝地。

要将资源优势有效转变为经济效益,唤醒这片宝地,使“富硒”资源惠及民众,这已成为市委和市政府亟需解决的重大时代课题。因此,中卫审时度势,紧紧抓住发展良机,既注重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又确保资源普查与规划布局相协调,同时推进全面发展和关键突破相融合,以及对标生产与龙头引领相一致。将发展功能农业,建设“中国塞上硒谷”,视为提升全市特色农业品牌影响力和产品附加值的关键举措。力争在3至5年内,将中宁枸杞等培育成全国富硒功能农业的“单品冠军”。同时,将硒产业培育成全市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的关键突破口与增长点,致力于培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中卫市农业信息网_宁夏中卫硒谷建设_中卫富硒功能农业发展

在确立了发展路径、目标与关键任务之后,中卫市依据普查与论证成果,相继出台了《中卫市“一带两廊”发展规划(2018—2035)》、《中卫市富硒产业发展推进方案》、《中卫市2019年富硒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中卫市富硒枸杞、苹果产业奖励补助办法(试行)》以及《2020年中卫市功能农业推进方案》等政策文件。这些文件将富硒功能农业定位为加速形成工农相互促进、城乡相互补充、山水共同发展、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的核心产业。同时,利用富硒资源的独特优势以及枸杞等品牌的良好效应,中卫市正大力推动富硒功能农业的快速发展。

中卫市秉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化服务”的运营模式,推动多方面协同进步。市领导频繁前往江苏苏州、湖北恩施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并与苏州硒谷科技公司达成了关于富硒产业发展的框架性协议。此外,他们还与中卫市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携手合作,共同成立了宁夏硒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卫市设立了硒产业协会及富硒产业研发中心,并成立了专家服务团队。同时,我们与国际硒研究会、苏州硒谷公司、宁夏大学以及宁夏农科院等国内外科研机构紧密合作,共同致力于富硒农产品的硒营养强化研究、深加工技术的研发与产品认证工作,并积极推广富硒高端产品和技术。到了2020年,市政府总共投入了超过4400万元资金,用以推动全市范围内的硒资源普查工作,以及富硒基地、示范基地的建立,富硒产业研发中心的打造,富硒农产品加工园区的建设,还有相关的营销宣传和市场拓展活动。

建基地抓标准 坚持“品质就是生命”

发展富硒产业,中卫有先天优势,更有内生动力。

宁夏因黄河而富饶,中宁的枸杞享誉全球。这枸杞不仅是中宁县的地域象征,更是其对外展示的璀璨明珠和鲜明标识。中宁县将中卫“1+5”优势特色产业之一的枸杞产业,纳入了全面实施统一标准生产的体系,推行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病虫防治、统一质量检测和统一品牌标识的管理模式。该县还建设了规模化和标准化的枸杞种植基地,并设立了枸杞甄品溯源质量追溯系统,强化了商标管理,确保了产品身份标识的明确化和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管理。

为了构筑“中国塞上硒谷”,我们必须确保从源头开始,整个产业链都能遵循规范和标准化的操作流程。本年度,中卫市致力于推进功能农业发展,共计规划了100万亩的种植面积。其中,建设了25万亩的富硒标准化生产基地,并成功打造了22个以富硒水稻、富硒马铃薯、富硒小杂粮为主的高标准富硒产业示范园。这些举措有效确保了富硒农产品在生产技术、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标准体系得以实施,同时也为后续的技术研究、试验和示范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平台。

产品的品质是其生存的根本,同时对于富硒产业的持续发展亦至关重要。中卫地区积极引导企业、合作社以及农户,按照生产标准进行操作,并借助县(区)、镇村、合作社以及硒产业公司的多级监管体系,强化标准化生产力度,以此确保产品的品质优良且符合标准。产前,对富硒生产基地的合作社、企业以及种植户,我们实施了分层次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同时,我们引导企业与种植户依据指导的收购价,签订了订单生产协议。在生产过程中,我们实施了“企业+合作组织+产业协会+县、乡、村”的网格化监管机制。而在产品产出后,我们依照富硒农产品认证的管理办法和产品质量标准,对产品进行了检测和确认。检测合格的产品,将进入直供专营渠道,进行高端销售,从而确保了产品的安全性和优质性。

中卫富硒功能农业发展_宁夏中卫硒谷建设_中卫市农业信息网

重研发拓市场 升级品牌培育新优势

启动玺赞庄园枸杞有限公司的枸杞产业综合发展工程、中宁天元枸杞科技有限公司的年产2000吨果酒项目,借助中宁枸杞院士工作站和产业创新研究院的研发设施,增强对中宁枸杞产品的研发力度和成果的应用;宁夏西海固高端牛产业研究院在研发资金中拨出150万元,专用于富硒牧草的种植、富硒饲料的转化、硒含量的检测与监测以及相关指标测试,并积极推动富硒牛肉的研发工作。

为了使富硒品牌更具知名度,务必推动富硒商品突破地域限制,迈向更广阔的市场领域,并赢得消费者的喜爱与赞同。中卫市举办了“中国塞上硒谷”品牌及富硒农产品的宣传推广活动,打造了直销、专销、专营的品牌营销模式。该模式已为全国21个主要城市中的深圳百果园、华润万家、长沙步步高、杭州兄弟果业、厦门见福集团等58家专卖店,以及天猫、淘宝、京东等3大电商平台上的30多家店铺提供了政府认证。随着“富硒礼品、匠心打造”这一高端市场形象逐渐显现。在上海、成都、重庆、福州、厦门等15个主要销售城市,先后举办了中卫功能农产品的推介活动,此举为该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中卫一方面设立永久标识,强化产地保护,另一方面,特别关注富硒枸杞与苹果的养生功效,实施“引进来”的实地考察与“走出去”的市场推广策略。他们引入国内知名的农产品品牌策划机构,融合中卫的地域文化、农产品生产特点以及品质优势,开展品牌策划。通过“富硒礼品”、“健康共享”、“杞能不吃”等概念,旨在开拓高端消费市场。

今年,中卫再度邀请国内享有盛誉的农产品品牌策划机构,对苹果、大米、蔬菜三大产业实施品牌提升战略。他们精心设计了独特的标识、包装以及LOGO,使得九大类别的高效功能农产品,如“沙坡头苹果,漠上冰心香甜脆”、“中卫富硒菜中卫市农业信息网中卫市农业信息网,新鲜原生态”以及“中卫黄河滩,好米珠玉碾”等永川行政服务中心,以崭新的品牌形象,纷纷华丽登场。

中卫,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正焕发着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