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以来扬州农机跨区作业成绩斐然,效益显著

扬州市农机局局长_江苏省扬州市农机跨区作业_农机跨区作业收入增长

自2009年起,在扬州市委市政府的引领下,并在省农机局的精心指导下,该市各农机部门高度重视农机跨区作业,将其视为推动新农村建设与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任务,从而实现了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不完全统计显示,全市去年参与夏秋两季跨区作业的各类联合收割机超过5100台,其中包括3742台高性能机型。此外,共组建了330个跨区作业队和11个专业合作社。这些作业队的工作范围覆盖了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机收面积达到了980万亩,其中跨省作业面积达460万亩。跨区作业的总收入达到了5.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7.9%,为全市农民人均增收200元。这一成绩提前一年超过了市政府设定的“十一五”期末农机跨区作业总收入目标,使得扬州市农机跨区作业的收入规模在全国和全省地级市中继续位居首位。

江苏省扬州市农机跨区作业_农机跨区作业收入增长_扬州市农机局局长

去年,该市农机跨区作业收入较前一年增长了1.2亿元,这样的高增长主要得益于几个方面:首先,得益于国家实施的购机补贴政策,全市去年新增了620台各类联合收割机,其中包括514台高性能收割机,同比增长了20%扬州市农机局局长,这一因素就为跨区作业收入增加了近亿元;其次,得益于各级农机部门和合作社加大市场拓展力度,组织各县(市)、区农机局及跨区作业合作社负责人参加了四川省举办的“长江流域跨区作业协调会”,与四川、重庆、贵州、湖南等地的农机部门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洽谈,成功开拓了多个新市场;最后,得益于农机跨区作业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崛起,这不仅提升了跨区作业的组织化水平和品牌影响力,而且今年该市新增了8个跨区作业专业合作社,总数增至11个,并配备了550多台高性能联合收割机。合作社凭借有效的市场拓展和强有力的组织管理,其台机年均收入成功突破20万元大关;加之该市广泛推行秸秆还田政策,导致众多外地联合收割机因缺乏切碎装置而无法作业三门峡市农机农垦发展中心,从而使得本市高性能联合收割机的作业面积有所提升,部分设备全年作业面积甚至达到4000亩左右,同比增长超过20%;另外,得益于省内外机收作业价格的稳步上升,每亩收入较去年提高了约10元扬州市农机局局长,整体涨幅超过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