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报道,目前正值西兰花籽产量与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病虫害频发的时期。在会东县鲹鱼河镇笔落村,占地百亩的西兰花田已全面启动了科学的养护措施。借助无人机等智能设备进行“空中作业”,实施精确的施肥和喷药,确保西兰花籽能够迎来丰收。
规划航线、施用农药、操控无人机、均匀喷洒……近期,位于笔落村的广阔西兰花田中,装载着农药的农业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精确操作下缓缓升空,依循既定路线平稳前进,伴随着螺旋桨的强劲轰鸣,细腻的药液均匀地覆盖在郁郁葱葱的蔬菜田上。
黄良华站在笔落村二组,目睹着无人机在空中作业,不禁感叹道:“虫害防治的成效显著提升!”他家的西兰花籽种植面积超过六亩,往昔需自行购买农药并人工喷洒,每亩地投入的农药费用约100元,还需2个劳动力。而今年,得益于统防统治服务农业病虫害图文数据库,专业人员负责施药,预计今年的农作物产量有望超越往昔。
更令他感到欣慰的是,植保无人机采用了集中作业的方式,不仅实现了用药和防治的统一管理,而且在确保作业效果的前提下,有效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对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科技赋能破解传统管护难题
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管理维护的效率。以无人机进行病虫害统一防治为例,其作业效率可达每小时40至50亩,每日可完成约400亩的作业面积。会东迎鑫供销社土地托管综合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的植保无人机负责人金厚宽表示,特别是在山区永川行政服务中心,无人机作业相比人工操作,不仅大幅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效率。
近期,会东县创新性地建立了“培训、科技、监测”相结合的综合管理体系,并定期举办“百县千乡万户”病虫害防治的培训活动,旨在加强乡镇农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通过示范带动,确保农民科学用药和田间管理的全面覆盖,从而显著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同时,整合了植保无人机、虫情监测仪等智能化设备,大规模推广无人机飞防技术,推动农业植保作业向智能化方向迈进。2024年,共实施了9.6万亩次的小麦“一喷三防”措施,对三大粮食作物病虫害进行了38.18万亩的统防统治,有效促进了统防统治覆盖率的提高,达到了54.6%。
我县下一步计划拓展科技管护领域,力求创新定制化的植保服务方式,这不仅有助于农民增加产量和收入,也助力了农业的绿色发展。会东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罗德方透露,会东县将致力于构建“统一防治与绿色防控相结合”的示范模式,并努力实现绿色防控的全面覆盖。
科技赋农数智化向全产业链延伸
会东地区在田间管理方面,实现了从人工喷洒药物到无人机进行空中防治的转变,从粗放式的用药方式转变为针对性强、精准度高的施药技术,从依赖经验判断转向依托数据分析进行防控……通过科技手段,对田间管理流程进行了全面革新,农业科技助力农民取得了新的发展成果。
据悉农业病虫害图文数据库,2024年,会东县投入超过280万元用于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该资金覆盖了527台(套)农机具,着重扶持了联合收割机、旋耕机、单播种施肥机等现代农机装备的广泛使用;同时,推广了“智慧植保系统”“精准作业技术”“智能监测网络”“复合型农机配置”四大创新体系;此外,创新性地建立了“1+N”的社会化服务网络,重点培养了一家具备“五有五好”标准的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标准化建设,有效提升了全县农机服务的整体水平。
据悉,会东县即将着力推进“农业基础精准建设、种子产业创新突破、供应链智能化改造、数字化服务能力提升”,致力于探索“数字技术与县域特色相结合”的共同富裕新路径,以此为该县农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