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院研究表明:纳米技术可提高农药使用有效性与安全性

新华社北京11月17日电互助县树人高级中学,农药作为农业生产的关键物资,然而,长期低效地使用传统农药,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加剧。近期,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纳米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农药使用的效率和安全性。

记者在17日参加的中国农科院举办的首届纳米科技与农业可持续技术发展国际会议上纳米技术在农业的应用,获取了这一信息。

纳米技术在农业的应用_农药使用效率提升_纳米农药技术

据相关介绍纳米技术在农业的应用,通过纳米技术将农药颗粒的尺寸从传统的5微米缩小到100纳米,这种小尺寸带来的效应有助于降低叶面农药的脱落,从而提升其利用率。同时,采用纳米材料来承载农药颗粒,根据作物防治所需的时效特性等不同需求,通过微囊化技术对药物进行精确控制释放,这样不仅能延长其作用时间,还能减少农药的使用频率。此外,农药多为不易溶解的化合物,一般需借助载体、溶剂、助剂等加工成特定剂型,以便于兑水稀释后进行喷洒。借助纳米技术,我们还能提升难溶性药物的水溶性和分散性,同时降低农药制剂中苯、甲苯、二甲苯等对人体有害的有机溶剂的使用比例。

中国农业科学院预测,在病虫害防治效果相当的情况下,广泛采用纳米技术,能够使农药施用量减少超过30%,并且每年可减少苯、甲苯、二甲苯等溶剂的使用量达50万吨,显著减少农药残留对环境的污染,从而优化生态环境。

纳米技术在农业的应用_农药使用效率提升_纳米农药技术

农业部科教司副司长汪学军指出,他们将在后续工作中给予农业纳米科技研发以大力支持,致力于加快高效、安全的新型绿色农业化学品的发展,以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他们将从源头入手,严格控制农产品中的化学品残留,推动绿色农产品的生产,提升食品的安全性,从而保障国民的健康。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的农业纳米创新团队在纳米农药的研发理论和技术创新领域实现了关键进展,他们成功研制出多款高效且安全的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等新型纳米农药,目前正积极推进这些产品的产业化进程及市场推广与应用研究。